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安图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安图

  地方资讯
瓮声街道携手人社局开展“百所千人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38名抗美援朝
延边辣白菜走向全国,央视纪录片在
县教育局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主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做好2020
安图县隆重举行中国·安图第二届朝
县市监局全力以赴为中考保驾护航
永庆乡发展“双经济” 迸发新活力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加油站加油安全注意事项
安图县启动评星工作助推餐饮服务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行动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设
时间:2016-10-27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记者 王子阳 通讯员 宋铁轶
    “以前到省工商局办执照,需要七八天,现在只需要三天。对一些特别重大的项目,相关部门还开辟绿色通道。”省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副主任宋磊告诉记者,良好的软环境已经吸引了35户企业入驻基地,还有14户企业在排队等待入驻。

    “省政务大厅作为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基地,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实行行政审批事项内部办理程序网上运转和‘全过程、节点式’网上监督,有效约束了行政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省政府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张学华如是说。

    近年来,我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破解制约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关键瓶颈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积极推进落实“简政放权要彻底、政务服务要阳光、降本减负要实效、政商关系要亲清”四大任务,产生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职能转变的叠加效应,成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减少行政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市场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乏力,重要原因是行政管制过多,制约了市场的发展。我省紧紧抓住减少行政管制这个关键,坚持从源头做起,狠抓改革落实,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省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处处长潘维有告诉记者。

    大幅压简审批事项。2013年以来,我省对国务院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坚决对应取消下放,对应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17项,省级承接105项,继续下放市县6项。坚持问题导向,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连续开展了3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省级审批项目由592项减少到193项,削减了总量的67.4%。全面清理省级设定市县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省级设定市县实施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调整34项。

    多维精简审批环节。推进投资审批改革。项目立项审批阶段,仅保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等20项审批事项。13个行业主管部门26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办理“五证”时间由原来的15-20天压缩至3天。推进全流程审批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内部办理程序网上运转和“全过程、节点式”网上监督。

    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国务院明确取消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保留,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保留,审批部门能够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保留,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完成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再保留。规范省政府部门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行为,有效破解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问题。

    优化政府服务推动职能转变

    张学华告诉记者,目前,省政务大厅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了“四个转变”:在事项管理上,由“粗线条”管理变为“精细化管理”;在服务方式上,由现场办理变为多渠道网络化服务;在服务意识上,由“坐等申报”变为主动服务;在办事效率上,由“按部就班”,变为全面提速。

    打造“阳光政务”,推进行政事项透明化。纳入省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大厅网站和纸质《办事指南》的形式公开法律依据、办事流程等相关信息,努力把服务信息“做全做细”,让办事群众清清楚楚地知道“能办什么事、怎样办事”。同时,非涉密事项的办理结果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布,并以手机短信形式推送到办事群众手里。

    推行“规范服务”,提高审批服务效能。推行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运行管理改革。要求省直部门对纳入省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确认,将每个项目办理过程中各个节点的承办岗位、审批时限和具体办理方式等进行细化,明确承办主体和办理责任,并固化到省政务大厅行政审批全流程运行管理系统。这一举措,将原来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式”监管变为“流程式”监管,将主体责任落实到经手的每一名工作人员,更加有效地约束了行政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省政务大厅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比平均法定时限和平均承诺时限分别缩短70%和80%,事项当日即办率达到80%以上。

    开展“网上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下大力气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加大互联网、广电网和通讯网在审批服务中的应用,把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延伸到企业和办事群众身边。打造吉林省行政审批在线服务平台,全面开通省政务大厅窗口单位网上预审、网上预约、网上咨询服务,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互联网申报和内部系统办理的业务联动,打破了办事群众和服务窗口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限制;开通“114阳光政务热线”,为社会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咨询和指引服务。原来办事群众只能在工作时间到窗口现场咨询、申报事项,现在随时随地可以咨询问题、申报事项。

    同时,依托正在建设中的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把服务端口延伸到基层,以四平市铁西区、辽源市东丰县和延边州敦化市为试点,开通了“贫困证明”“享受低保待遇证明”“居住证明”等11项“网上开证明”服务。基层群众登录政务服务“一张网”的“网上开证明服务系统”,点选申报事项、填写基本信息并上传电子版要件材料后,就可以静候快递员把证明文件送到手中,实现了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行政执法“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将坚持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从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采取务实管用的突破性办法,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软环境办主任宋刚坚定地说。

    据悉,全省各地软环境建设职能部门将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个五”战略,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坚决整治部门间推诿扯皮等问题,真正使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惠民措施在执行中不走样,确保政令畅通,保障振兴发展。

    保障重点项目优质推进。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建立监督台账,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实施行政效能动态监测。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的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督促各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尽量减少前置审批条件、精简审批要件、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准入、用地、融资等方面为重点项目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打通政策落地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研究创新政策推送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对政策进行充分宣传和详细解读,切实解决好政策信息不对称和“末梢梗阻”问题;切实完善政策推进机制,细化实化每项政策、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标准和落地时限,实施精准督导、严实督导,推动各项惠民利企政策以最快速度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释放红利。

    积极创造企业“宁静经营”环境。大力推广“双随机”抽查模式,依法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此外,注重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快形成完备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坚决纠正执法违法行为,确保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都要实现网上受理、办理、反馈、查询,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严厉整治各种“四乱”行为,特别是乱收费、乱罚款问题,大力整治少数部门和单位巧立名目、搭车收费、多头收费行为,严禁违规罚款、“为款而罚”行为。切实规范行政审批,对私自增设审批要件、增加审批程序和环节、超期限审批等违规审批问题进行严厉查处。集中整治违规执法,把解决滥权、滥法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消除行政执法中的吃拿卡要行为,着力解决职责交叉、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严厉打击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行为,切实提升行政行为的公信力。下大力气整治风气,集中力量查办慵懒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

    “让优质高效、风清气正的软环境成为发展的硬实力。”“优化发展软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全力打造经济发展软环境,已成为全省上下的重大战略抉择。我们坚信,优良的黄金软环境,必将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必将化作“洼地效应”和不竭动力,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责任编辑:邸芳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