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安图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安图

  地方资讯
瓮声街道携手人社局开展“百所千人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38名抗美援朝
延边辣白菜走向全国,央视纪录片在
县教育局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主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做好2020
安图县隆重举行中国·安图第二届朝
县市监局全力以赴为中考保驾护航
永庆乡发展“双经济” 迸发新活力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加油站加油安全注意事项
安图县启动评星工作助推餐饮服务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朝鲜族风俗由来与发展特征
时间:2016-1-18  来源:延边新闻网  

  一、中国朝鲜族的先辈迁来中国前是朝鲜社会的底层贫民,因而带来的风俗当属朝鲜李氏王朝时期贫民阶层的风俗,其特点是简单而纯朴。他们不是从一个地方一次性地迁来,而是朝鲜北东部--咸镜道一带和北西部--平安道一带及南东部--庆尚道一带经过三次的迁入高潮迁来的,由此形成了地方特色很浓的多元风俗。延边地区为中心属于以朝鲜北东部--咸镜道风俗为主流的风俗类型,鸭绿江和浑江沿岸地区为中心属于以朝鲜西北部--平安道风俗为主流的风俗类型,辽宁省的东部、吉林省的吉林地区、黑龙江省的中部和北部则属于以朝鲜南东部--庆尚道风俗为主流的风俗类型,从而形成了朝鲜半岛各道风俗混杂在一起的混合型风俗。同时,由于朝鲜族长期受到汉族,满足等其他民族的影响,在各地朝鲜族风俗之中,都已或多或少地融入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中国朝鲜族风俗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界限,建国前为第一阶段,建国后为第二阶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朝鲜族的风俗基本上跟朝鲜半岛同时期的风俗相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个时期的风俗发展可以划分为建国初期、十年动乱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
  
  (1)建国初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朝鲜族在政治地位、经济生活、思想观念,科学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变化,因而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唯心主义迷信思想在全社会受到批判,巫术活动和占卜活动被禁止,部落祭祀、祈雨祭祀等集体民间信仰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
  
  (2)十年动乱时期(既"文革"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极左思想在全国泛滥,朝鲜族风俗中许多东西被当作封建陋习而废止或发生了畸形变化。民俗节日、花甲礼仪等被废止,婚礼也被"革命"化:新郎身着红卫兵服装,把《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等"红宝书"和镰刀、锄头等生产工具当作新郎赠送给新娘的彩礼。这个时期朝鲜族的传统风俗在很多方面没有得到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
  
  (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进入这个时期以后,十年动乱时期实施的错误的民族政策得到纠正,一段时期内被废止的传统风俗重新得到恢复。另一方面,这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史无前例地频繁起来,朝鲜族的风俗也随之而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决定朝鲜族风俗发展的主要因素:不论哪个民族的风俗,都随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国际关系、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对于朝鲜族的风俗发展,如下几种因素将会起到主要作用。
  
  第一,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在清朝、民国与日伪时期,对朝鲜族都实行了同化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平等、团结、相互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党的民族政策,是朝鲜族风俗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得以连续不断地传承下去的根本保证。
  
  第二,物质生长、科学文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给朝鲜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到了21世纪,朝鲜族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第三,国际影响。历史上,朝鲜民族的风俗在很多方面曾经受到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的影响。到了21世纪,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日益频繁,朝鲜族的风俗也必然会更多地受到其他民族和外国的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的朝鲜族风俗,将会发展成为以朝鲜固有风俗为主,融合汉族风俗和其他国家民族风俗的风俗。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