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农村电商让人疯狂,尤其是进入到2016年,农村电商市场这片“蓝海”的竞争也显得越发激烈。虽然打开方式多种多样,不过基本路径却都是大同小异:一个是把货物卖到农村去,一个把农村的货物卖到城市去。这样既让城市人获得新鲜健康的果蔬产品,又让农村收入得到提高。这个想法看似很好,城乡之间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可是现实很骨感,真正做得好的却是寥寥,原因何在?
究竟什么是农村电商?商机有多大?
对于究竟什么是农村电商,很多人概念还不清晰,发现商机更无处可说。电商的概念很大,电商不仅仅是网上买卖。农村电商也不单单是工业品下乡,或者农产品进城,农村电商至少包含4个层面的意思: 1、将农产品运用网上途径销售出去的农产品电商,有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等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开淘宝。 2、在乡村聚集的以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包括工业品)为主要业务的乡村电商。 3、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县城周边,形成电商服务业、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和商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县域电商。 4、将农民需要的生活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通过电商终端的延伸,实现服务到村的农村电商。 那么,农村电商市场有多大?过去,农村消费市场迟迟起不来,不仅有“买不起”的问题,更有“买不到”的问题。随着现在农村人收入慢慢上来了,客观上是需要一个消费升级的,此时电商切入的时机刚刚好。 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产品交易总额近4万亿,其中80%是通过批发市场实现的,网购的量微不足道;而2014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总额直线飙升;而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将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不管是产前的农资电商、农机电商还是产中的农业物联网、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又或者是产后的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大宗交易平台,都将充分受益,预计市场空间将超过万亿。
如何真正做好农村电商?
自2015年起,农村电商彻底火起来了,这种互通有无,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看起来不错,但是真正做好的寥寥无几,究竟是为什么? 事实上,农产品要流通到城市里面来消费的话,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农产品其实都不合格,城市人群对农产品的要求相对较高,可选择的东西也太多,对于国内市场的不信任导致他们更倾向于买进口的水果,因此没有标准化、没有品牌包装的农产品在城市里其实并不好卖。 其次,滞销的产品除了产地偏远、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源自产品自身的质量因素。一旦产品的质量偏低,在丛林法则面前,很容易在马太效应下加速产品的优胜劣汰,比如在一些地区高品质产品能满足于市场需求时,一些地区品质较低的产品就会出现严重滞销的情况。 2015年底农村电商淘实惠助力临县红枣义卖5天累销25吨的事件轰动一时。在遭遇尴尬的电商时期,为什么淘实惠能快速地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就目前来说,中国很多农产品的品质其实并不高,比如有机农业在中国提了那么多年,到目前为止,真正有机的产品仍然少之又少。临县红枣若只是通过讲故事、做包装便想卖到城市,对于购买能力较强的城市消费者而言,根本不会因为价格的因素而带来多大的销量。之所以在这次临县大枣滞销事件中淘实惠发挥这么出色,主要原因在于淘实惠则通过思维转换进行操作,把滞销的农产品卖到中国很多没有这类产品的其它农村地区,毕竟相较于品质,他们对于价格会更为敏感,因此,价格仍是影响中国农村消费现状的唯一因素。
农村电商或就是下一个风口
互联网时代,农村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沃土”,市场的风口也正在形成,并非是一个信心孤岛。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也在逐年上涨,但是人们保守的观念却宁愿将钱存在银行生利息。电商进村将会促进人们进行网购物,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也是在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 另外,如此多的人口市场,消费行为一旦养成,互联网思维意识将帮助农村在教育、科技领域实现新的增长。上网浏览新闻、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逐渐成为一种农村新的文明和时尚。而互联网不仅本身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改变了农民以往的休闲方式,而且其大量反映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宣传内容也对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引导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向现代化和时尚化的转变。 以往,农民们的话语权较弱,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有限,农村地区的民主进程相比城市有很大的差距。而互联网上具有特征的论坛、博客等网络应用将会为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发表个人意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随着这些应用的功能和服务日趋便捷化,农村市场将会为这些应用场景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实践。当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底层基础。 随着城市人们的返乡热情日益高涨,互联网农村建设刻不容缓,电商进村也将更加丰富农村人们的生活。农村电商的巨大发展潜力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但是,面对如此好的机会,你还要等待吗? (综述自杰夫电商、今日头条、站长之家)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