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安图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安图

  地方资讯
瓮声街道携手人社局开展“百所千人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38名抗美援朝
延边辣白菜走向全国,央视纪录片在
县教育局开展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主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扎实做好2020
安图县隆重举行中国·安图第二届朝
县市监局全力以赴为中考保驾护航
永庆乡发展“双经济” 迸发新活力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加油站加油安全注意事项
安图县启动评星工作助推餐饮服务业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名胜佳景    
满族发祥地:龙井汉王山
时间:2016-4-6  来源:城市晚报  作者:陶彬

  汗王山城位于龙井市南部,图们江北岸,龙井市三合镇驻地8.5公里处的汗王山上,海拔557米。2012年4月,10位专家学者走进大山为汗王山验明正身——

再访汗王山猜解百年谜团

赵禹/摄

赵禹/摄

郭相武将再进汗王山 赵禹/摄

  尽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被民间称之为汗王山的山城被州政府命名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这里是不是真的就是当年与努尔哈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汗王山也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在史学界始终没有被真正地认定。有专家认为这里就是汗王山,也有专家认为这一说法还有待认证。
  
  2012年4月28日,吉林省政协及满族文化专家组赴龙井。
  
  10名专家,7天的夜以继日考察、走访和取证调研,最终他们认定这里就是汗王山城遗址,这里就是满族的发祥地。
  
  近日,考古专家在时隔一年后将再次走进汗王山。
  
  那座八十年代就被评为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汗王山”
  
  汗王山城位于龙井市南部,图们江北岸,龙井市三合镇驻地8.5公里处的汗王山上,海拔557米。尽管时常听到这个宏伟的名字,却始终无缘走进这座大山。
  
  直到近日,吉林省著名考古专家郭相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将《走进汗王山寻觅斡朵里》和《走进历史长河寻觅先人足迹》的两本考证材料交给记者,他说这回汗王山终于验明正身了。这本书是龙井市汗王山城遗址文化研究学会出版的,于2013年6月才印刷完。尽管两本书加在一起不足200页,但那期间包含的点点滴滴似乎只有他们这些经历其中的人感触更深。
  
  千百年来在龙井当地人们世代流传早已习惯称之这里为汗王山,但是这里究竟是不是汗王山还存在着一些学术争议。
  
  据了解,汗王山城位于龙井市南部,图们江北岸,龙井市三合镇驻地8.5公里处的汗王山上,海拔557米。
  
  山城依山势垒石筑城,全城略显五角星状。山城中不仅有居住址、贮水池等设施,而且也备有较为坚固而具有战术意义的瓮门和易守难攻的石壁城墙。
  
  1976年与1979年,延边博物馆和吉林省考古训练班先后两次来到龙井市三合镇汗王山城、古墓群及现骨干遗址考古情况进行调查。
  
  城南汗王山麓、图们江北岸台地有明末女真族古墓群,出土的文物有铜制装饰品,白瓷碗、白瓷瓶、景泰蓝杯、铜勺、铁镞、瓦片等。
  
  经鉴定,古墓葬年代为明末,是女真建州左卫遗存,山城年代是辽金,1981年被列为延边州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专家认为,汗王山城就是满族发祥地“斡朵里”,是清朝先祖的重要活动场所。
  
  十位专家走进大山
  
  猜解百年谜团
  
  民间传说,距今三百年前的事情,汗王山山城为汗王努尔哈赤所建,故被称作汗王山。早先努尔哈赤在山城的时候,周围还有两个将军,还有一说是三兄弟鼎足而立。汗王努尔哈赤是个大力士,拥有宝剑和骏马,两个将军不是对手。这同《满族源流考》中出现的“满族的先祖布库里雍顺在鳌莫惠平原鳌朵里城立足,平定三姓,即女真三部落之间战乱”母题完全吻合,而且满族传说中出现的斡朵里也应该在三合附近寻找,而汗王山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斡朵里城。
  
  2012年4月28日,吉林省政协及满族文化专家组赴龙井,对汗王山城遗址进行了考察。在踏查之后,召开了座谈会,考察团负责人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省政协常委施立学老师提出,汗王山城就是当年的斡朵里。随后,吉林省朱明清史学家张璇如研究员、省民族学家富育光研究员、省著名作家陈景河教授、省著名考古专家郭相武老师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外文献史料记载国内外口碑传说和以往专家的研究成果及现场考察发现有文物遗存,并对汗王山城提出了四点初步建议:1、龙井三合镇汗王山城是明代建州卫女真人的山城,它面积大,防卫体系完备,水井、水源地、祭坛、居住址等一应俱全,具有防卫性山城一切的特征和条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为我国东北地区防卫性山城保存最好的一座。
  
  2、依据清前建州女真三部在图们江一带的居住史,结合流传于图们江上游“三天女吞果而生子”等传说,认为图们江流域系满族氏族之一的建州卫出源地,顺理成章,不容置疑。
  
  3、从建州三卫居住史来看,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中叶,图们江中游是胡里改部、斡朵里部、兀狄哈部重要居住地和活动区。
  
  4、专家组认为,这是重建图们江流域文化的一次壮举,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特点,它不仅直接促进龙井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开发,对清前史、边疆史、边疆民族史、边疆民俗史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并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清前史的研究内容,甚至对清史工程的研究产生推动力和积极的影响力。
  
  七日奔走为汗王山验明正身
  
  在踏查7日的时间里,专家们每日深入大山,晚上兴起还会连夜商议,在深入深山时,专家们还发现了很多有历史考证价值的文物。
  
  考察团负责人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省政协常委施立学老师提出,汗王山城就是当年的斡朵里。随后,吉林省朱明清史学家张璇如研究员、省民族学家富育光研究员、省著名作家陈景河教授、清史专家赵东升、省著名考古专家郭相武老师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外文献史料记载国内外口碑传说和以往专家的研究成果及现场考察发现有文物遗存,并对汗王山城提出了初步建议:龙井三合镇汗王山城是明代建州卫女真人的山城,它面积大,防卫体系完备,水井、水源地、祭坛、居住址等一应俱全,具有防卫性山城一切的特征和条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为我国东北地区防卫性山城保存最好的一座。考察中,专家们对山城中贮水池、城墙等古遗址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考察中,在山城遗址中发现多块古人打仗时使用的檑石。
  
  在汗王山城内,主要发现三处居住址,专家在考察时还发现多处疑似的居住址,但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城内贮水池位于瓮门南40米处的涝洼地上,从其西侧见有似人工修筑的水堤迹象分析,当为利用自然地势修建的,水池平面大体呈椭圆形,直径达60米,在贮水池西南和西北部边沿,挖有直径10米、深2米的水坑,坑内发现几块大石块,疑为取水处。
  
  据记载,汗王山城西南第二门址南段城墙附近曾采集到一件灰色布纹板瓦残片,据当地村民反映,城内曾出土过石槽和铜勺等遗物。
  
  “我在山顶水池边发现过石槽!”村民郑熙宽反映,他曾多次去过汗王山城,在汗王山城瓮门附近曾发现一处遗迹(疑为养马处),并在山城内见过古墓。其妻反映,近两年在秋季采集山野菜时,在山顶水池旁,曾亲眼见过埋在地表的石槽,略呈长方形。
  
  村民李松反映,年轻时曾在山城内见过高约1米、宽约60厘米的石碑,上面刻有文字,现具体位置不详,另在山城内,多处有用于防御、带有弓弩、箭孔的石块。
  
  再访汗王山寻找更多历史的遗迹
  
  昨日,考古专家郭相武老师对记者说,近日他将再赴汗王山。多年来,年过七旬的郭相武老师至少为国家和政府找回二三十件文物,如今这些文物被安置在博物馆里,有的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有的也在博物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他让很多出土后找不到出处的文物得以“验明正身”。东奔西走、搭钱费力、当场揭穿骗子卖假文物被恐吓……很多人不理解他图的是啥。这一次走进汗王山,他说,他希望再一次走上劝捐路。“文物是国家的,无论这文物价值如何,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历史见证,让文物回归博物馆,让百姓了解历史。去年我们来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一些能见证历史的东西散落在民间,尽管很多东西都是人家祖传的,咱们没有权力要求人家捐出来,但我还是要试一试。”郭相武说,因为毕竟努尔哈赤与汗王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至少再过千百年,那时候的人们还能够了解这时的历史,所以我觉得我做的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几天郭老师将再次启程。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