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白城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白城
  地方资讯
激发文化活力 展现魅力乡村
通榆:重点项目撑起高质量发展的“
开展志愿活动共度美好时光
吉大帮助通榆县5万多名贫困人口完
大安“四加强四确保” 筑牢秋季秸
奏响新时代双拥工作华彩乐章
绿满家园花满城 一街一景入画来
沃野田畴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
 
  节约行动
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餐饮浪费
廉官知俭
绿水青山,节能增效!我市开展公共
涓涓细流润希望之花
低碳行动 保卫蓝天 我市开展公共
我市秸秆禁烧、离田及综合利用工作
白城被命名为“吉林省节水型城市”
文明节俭过大年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会广角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名片 熠熠生辉
时间:2020-8-10  来源:白城日报  
  仲夏时节,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碧空如洗,蒲苇繁茂,风景如画……游人被这不施“粉黛”、浑然天成的景色深深震撼,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大安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嫩江湾进行提升、保护、开发,让原始天然风景获得再现,实现生态与文化彼此交融、绿色与经济配合成长的发展局面。
  
  在保护中提升,筑牢绿色屏障生态功能。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嫩江因地势转折东南而形成的天然港湾湿地,距城区仅1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1992年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城市绿色屏障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干旱气候影响,嫩江水位逐年降低,湾内泡沼沟塘几乎全部干涸,动植物种类锐减,大片滩涂被农民开垦成耕地,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逐年恶化。2015年,嫩江湾湿地保护提升工程开启。在53万平方米区域围绕原有环形水系,建设了全长7.5公里的慢性亲水观光步道,构建综合服务区、城市文化展示区、生态水岸区、休闲游乐区、园林景观区。以提升湿地景观绿化为主,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共栽植乔木3.7万株、花灌木120万株、花卉23万株、芦苇30万棵、菖蒲5万棵,使项目内形成三季有花、冬季透绿、景色各异独具特色的北方生态景观。2016年,又实施了嫩江湾湿地外滩综合整治工程,对29平方公里的嫩江湾外滩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禁止放牧、禁止耕作、禁止渔猎等保护措施,共收回滩地面积约2700公顷,植树造林2.5万亩,栽植沙棘8200亩,治理草原2.76万亩。通过建设阻沙带、扩湖蓄水、建设生态景观岛、疏通河道,使湿地内蓄水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如今的嫩江湾,原始天然风景获得再现,实现生态与文化彼此交融、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青蒿、香蒲、苔草、塔头草等多种植被已恢复,野生植物达169种,野生动物达23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湿地内蛙类随处可见,大量野鸡、野鸭、鹌鹑,水鸟和土燕子成群飞翔,珍稀的白鹤、灰鹤、白鹭、苍鹭等20余种野生珍稀候鸟重返觅食、筑巢繁衍。阔别32年的鸬鹚飞抵嫩江湾,数量达上千只,可谓奇观。观江码头、听涛阁等人文景观与翠谷溪、玉龙湖等自然景观和谐共舞,营造出洲陆相依、人水相亲的避暑休闲空间。这里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不是江南胜江南;这里的八角铜镜、辽皇观鱼台、诗情栈道,将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拓宽宣传渠道,丰富活动载体,旅游提质升温。嫩江湾宣传片登录央视一套《大美中国·瞰秋》,全国休闲垂钓赛、全国鉴宝大会、国际冬泳赛、冰雕赛、风车节、菊花展、冰雪迪士尼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吸引着八方游客,近三年游客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递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20万人次,来自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境外游客达6.8万人次,占游客总量的5.6%。先后荣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省十佳避暑休闲景区”“中国最美收获地”“大美中国网络人气奖”称号,2019年又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5A级景区创建名单的景区。“嫩江第一湾”生态名片更加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湿地生态旅游新地标。
  
  千里嫩水育明珠,塞外江南胜姑苏。全市上下正以创建嫩江湾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交出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大安答卷”。

( 责任编辑:马妍 )
洮南节约网   大安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