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20-12-16 来源:白城日报 作者:崔新 郑丹 |
“活力”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源动力。近年来,洮南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依托文化阵地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力量。 精心谋划保障惠民政策落实 积极争取公共文化资金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为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在洮南市各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安全制度、使用管理制度、免费开放等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促进规范化管理、以制度保文化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同时,落实好文化惠民政策,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对各乡镇文化站、村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使用情况、免费开放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多措并举建强乡村文化阵地 “十三五”期间,洮南市将乡村文化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提供了政策、资金、人员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质的提升。 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都建有独立场所,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均建有藏书2500册以上的图书室、配备5台电脑以上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配备棋牌、乒乓球台、健身器械等综合文体活动室。22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村部设有“两室、一场、一栏”,即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文体小广场和宣传栏。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组合音响、不少于2000册图书、乒乓球台、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设备等,建设完成覆盖221个行政村的文化资源共享网络系统。2017年末实现221个行政村级文化小广场全覆盖。截至目前,洮南市共建成文化小广场443个,每个小广场建设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配备了不少于6件(套)健身器材、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四周安装了围栏。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文体活动需求,2020年,洮南市建设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黑水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的那金镇综合文化广场和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的胡力吐乡综合文化广场。目前,三个项目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能够更好地优化活动场地布局,为居民文体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能够促进当地文体事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质与身体健康水平。 创新思维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开展“送戏下乡”不低于50场次、“送书下乡”不低于30场次、“送电影下乡”不低于3600场次、“送培训下乡”不低于70场次。依托各级文化阵地,以“农民文化节”和“三节”系列文化活动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系列活动。连续举办三届“农民歌手大赛”,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和发现一大批优秀农民歌手,引导这些农民歌手成为文化骨干,带动更多人参与。“农民书画展”“摄影展”“农民阅读季”“广场舞秧歌大赛”“阅读、演讲、知识竞赛”“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各类活动也深受喜爱,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高涨,并养成了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郭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