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白山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白山
  地方资讯
抚松县多措并举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
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排球赛开赛
致全市教师的慰问信
靖宇残联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无障
市妇联走访“白山好人·抗疫最美家
市税务局优化驻政务大厅窗口纳税服
特色农产品进城“赶大集”
市场监督管理局浑江分局持续推进扫
 
  节约行动
市交警支队整治餐饮浪费行为
我市开展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趣闻传说    
神秘的长白山采参习俗
时间:2017-6-27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古代孑遗植物,野山参产地已由太行山、东北大部分缩减到长白山区。中国发现和使用人参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6世纪老子发现人参的治疗作用,汉代华佗曾经用人参配药治病。1700年前鉴真和尚带往日本的人参已经被验证是五加科人参。《本草纲目》中写道:人参“根如人形有神’。几千年来,人参被当作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珍贵药材。人参在满语里叫作:“奥尔厚达”,“奥尔厚”,是百草的总称,“达”是首领的意见,翻译成汉语就是“百草之王”的意思。满族放山人供奉的草神就是人参王。人参被人们神化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兼具有无边法力和智慧的人参娃娃、人参姑娘、棒槌老人等等。即反映了人们在恶劣环境艰辛劳动中的理想和追求,也因为人参的形态近似人形、价值珍贵而被人们神秘化的缘故。
  神秘的长白山采参习俗
  人参根肉质肥大多斜生常分支,喜生在背阴山坡或阳光不强烈的疏林密草中,常见于原始森林椴树、红松等针阔混交林下,土壤松厚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山参籽第一年出苗为一茎三叶俗称三花;几年后变为一茎掌状复叶俗称五叶、巴掌子;又四五年后变为一茎二丫两组掌状复叶俗称二甲子;至10余年后变为3个枝、三组复叶俗称为灯台子、三匹叶;再过数年甚至几十年变成四丫五叶俗称四匹叶;以后长到五匹叶,长到六匹叶也叫六品叶一般就不再变了。七八匹叶是人参的变异现象极为罕见,所以挖到五匹叶就是挖到大货了。对于野山参是根根芦头和主根的皮数判断年龄的。人参的再生能力非常强,野山参可生长上百年乃至上千年不死。民间流传“7两为参,8两为宝”,是以16两为1斤的旧称计算的,就是说挖到7两参已经很不容易了。1981年采到的现存人民大会堂吉林厅内的罕见大山参,按旧称算是9两2钱重,按新称是5两7钱重。长白山区原始森林是人参的主要产地。
  神秘的长白山采参习俗
  长白山区习惯上管人参叫棒槌,。进山挖人参叫“放山”、“挖棒槌”。在漫长的年代里,采山参这个行业形成了一系列山规和习俗。
  一、拉帮。放山之前组织帮伙叫拉帮。拉帮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根据民主原则推举出来的领导者。一般放山者大多为三人、五人、七人或九人以上,忌二人(怕见财起歹意)、四人(与“死”谐音)。讲究“去单回双”。放山人视人参为人,回来加上人参成双数,体现了一定能挖到人参的愿望。
  二、进山。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进山后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祈求保佑。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 
  三、压山。放山人搜寻人参叫压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压山前,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叫“排棍儿”。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喊:“棒槌!” 这叫喊山。喊山的目的是要大家都知道发现了人参。这时把头要大声问:“什么货?”这叫接山。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 
  四、抬棒槌。就是挖参。发现人参喊山之后,首先要立即用棒槌锁锁住棒槌。棒槌锁的红线绳缠在人参的秸杆上,两头铜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拨棍或树枝上,防止棒槌“跑掉”。然后选上风头打火堆熏蚊子,防止动物靠近。人参挖出后,要“打参包子”。揭一大块新鲜的苔藓铺好,放上一些原来的土,用苔藓把人参裹住,外面包上桦树皮,用树皮当绳捆好。抬出棒槌后,要“砍兆头”,目的一是纪念,二是为以后的放山人提醒,放山人往往能在许多年前的老兆头前再找到人参。
  五、下山。在挖到人参直到下山到家的整个过程中,只许评论人参的形体和参龄,不准估计挖到人参的价值。并且要到老把头庙还愿答谢老把头。谁许过什么愿就必须还什么愿,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决不含糊。通过这种仪式不断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         
  长白山采参习俗是长白山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长白山采参习俗中所表现的崇拜信仰、思想品质、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并升华为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整个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长白山区的优秀民间文化。如今,长白山采参习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责任编辑:王雪 )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孩子网   长白节约网   靖宇县节约网   抚松节约网   临江市节约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