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木耳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蛋白质、糖类、钙、铁及钾、钠、少量脂肪、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及麦角甾醇等。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脑心血管病颇为有益,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黑木耳中的胶质,还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聚集,排出体外,起清涤汤胃作用。 黑木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也是美容的物质基础。其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转变成维生素A,有润泽皮肤毛发的作用。卵磷脂在体内可使体内脂肪呈液质状态,有利于脂肪在体内完全消耗,带动体内脂肪运动,使脂肪分布合理,形体匀称。纤维素促进肠蠕动,促进脂肪排泄,有利于减肥。将黑木耳焙焦研成细末,加水或牛奶调成糊状,敷脸面,10~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可营养皮肤,保持皮肤光洁柔滑,减少皱纹,消退斑点。 黑木耳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甚高,被称之"素中之荤",是一种营养颇丰的食品。既可作菜肴甜食,又可治疗多种疾病,可谓药食兼优。 1,营养成份:据测定,每100克干品含有水分15.5克,蛋白质12.1克,脂肪1.5克,膳食纤维29.9克,碳水化合物35.7克,胡萝卜素0.1克,维生素B10.17毫克,维生素B20.44毫克,尼克酸2.5毫克,钙247毫克,磷292毫克,铁97.4毫克。黑木耳中还含有丰富胶质。 2,保健及药用功效:黑木耳入药,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入胃、大肠二经。能凉血止血,和血养营,益气润肺,滋阴润燥,护肤美容,养胃健脾。对崩中漏下、痔疮出血、久病体虚等症,最为适宜。 《神农本草经》谓其"益气不饥,轻身强志"。 《饮膳正要》称之"利五脏,宽肠胃"。 《随息居饮食谱》早:"补气耐饥,活血,治跌打损伤,凡崩淋血痢,痔患肠风,常食可瘳"。 3,黑木耳质嫩味美:一般以干品泡发后,炒食,做汤或凉拌,也可鲜食。干品以干燥、朵大、肉厚、黑亮者为佳。干品因失水而收缩成脆硬的革结构,浸泡后又恢复原状。黑木耳可制作多种菜肴,用作主料或配料皆宜,多用来凉拌、炒菜、做汤或筹甜羹等。 木耳粥: 原料:黑木耳10朵、粳米100克、红糖少许、清水适量。 制法:1,将黑木耳用水涨发,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2,取锅放入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加入黑木耳,再改用小火熬煮至粥成,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效用:补气、止血、润燥。适用于体质虚弱,肠风下血,血痢,血淋,崩漏,痔疮便血,大便秘结,高血压病,眼底出血,久食更能轻身强志。 ( 责任编辑:王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