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冬季的东北,大雪漫天,早上6点钟还是漆黑一片。在白山市浑江区石人岭八三线公路上,永远都有一束灯光在雪后的清晨出现,一名身着警服、手持铁锹的中年男人不停地向路面撒着防滑料,他就是白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浑江区大队东山中队中队长杨佩林。当地居民早已经熟识这个身影,那个雪后天还未亮便出现在公路上,守护着人们行车安全的杨佩林是他们心目中的“守护神”,大家也亲切地称他为老杨。 人都说,老杨有三宝:铁锹、沙袋、大尖镐。东山中队辖区的石人岭八三线是一条坡陡弯多的公路,每逢雪天,这里的路都非常难走。为了保障驾驶员们能够安全出行,每年冬季的下雪天,老杨总是6点左右就出现在石人岭八三线上。“养路工每天6点半上班,而我们早上6点就要出来巡逻一圈,我就提前帮大家把路铺好。”也正是因为有了杨佩林的坚持,在东山中队工作的三年时间里,这一危险路段从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老杨今年49岁,从警26年,在同事的眼中,他一直都是话不多,但又平易近人。在辖区居民的眼中,他是个老实憨厚、肯为别人着想的人。东山中队辖区居民以村镇人口为主,农用车是当地居民出行和劳作的必备工具,但多年来农村的交通安全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驾驶员无证、农用车无牌,一旦出了交通事故,调查起来也十分困难。 杨佩林经过调查后发现,农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落牌和考驾照太麻烦。为了让农村的老百姓们能够考上驾照,遵纪守法,放心地在路上行驶,杨佩林以浑江区红土崖镇和三道沟镇为试点,设立服务站,统计需要考驾照的人数,利用周末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如今,辖区内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了70%,重特大事故几乎为零,简易事故起数下降30%。红土崖镇、三道沟镇和六道江镇也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畅通乡镇。 杨佩林说:“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做了一样就顾不得另一样,而我却选择把它们都投入到工作当中。这都是父亲教给我的,他说在‘小家’和‘大家’同时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先以‘大家’为主。也正是因为多年养成了这样的行事风格,也让我留下了人生的遗憾。” 2013年4月28日,正在巡逻的杨佩林接到了姐姐打来的电话,父亲突发脑卒中,躺在家里的地上口吐白沫,生命垂危。听到这个消息,杨佩林急忙往家赶。然而,半路上,杨佩林却发现了一起车祸,一辆两轮摩托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摩托车司机倒在血泊里奄奄一息。“我当时并没有着装,如果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也完全可以不管,但是做了这么多年交警,良心上真的过不去。”一番挣扎之后,杨佩林掏出电话给姐姐拨了过去。“我跟他们说让她和姐夫先带着爸去医院,并说明了一下我这边的情况,然后就挂断去忙着抢救摩托车司机。” 由于送医及时,摩托车司机保住了性命。而当他赶到父亲那里时,医生却告诉他,老人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将会全身瘫痪。从那以后,杨佩林白天都早早地把手头工作忙好,下班后就赶紧回家陪父亲。“每天回家的路上,我都祈祷,可千万别再遇见什么事故了。”有夜检任务时,每当下班的时候,他都会和父亲说上一句:“老爸,今天我有夜检任务,所以回来晚了。”而父亲偶尔则会抬起手来摸摸他的脑袋。“很多时候,想起这些画面我都会落泪。”杨佩林这样说。 去年9月3日,杨佩林的父亲去世了,再回忆起这些事,已知天命之年的杨佩林声音有些颤抖:“如果回到当初,我可能还会选择这样做。只希望父亲最后真的不会怪我。” 去年12月2日,杨佩林被评为“吉林省崔光日式好交警”,此前,他曾先后8次被白山市政府和市公安局授予嘉奖,3次被市公安局荣记三等功,获评“白山好人”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陈晓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