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节水优先 共建海绵城市 --城市节水宣传周节约网共发放一万本宣传册
15日,长春市城市节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重庆路长百大楼举行。 本次活动由长春市公用局、长春市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联合节约网、吉林乡村广播等媒体开展“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主题签名活动,旨在倡导节约观念,培养珍惜水、保护水、节约用水的绿色理念,通过城市水周的宣传活动,让节约水资源观念走进千家万户! 长春市公用局副局长孙立君介绍,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节约用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节约常识,这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责任。要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孙立君说。 长春市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守杰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长春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所以节约用水刻不容缓。”王守杰说。 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节约网创始人李晓群表示,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浪费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可见,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李晓群说。 活动现场,节约网工作人员现场发放了一万本宣传册,向市民宣传节水知识。同时,长春市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现场向市民宣读了节约用水倡议书。 附: 长春市公用局副局长孙丽君致辞 水是人类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今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更是突出表明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建设海绵城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缓解供水压力、减少污水排放、改善城镇水生态质量,刻不容缓。在全国660座城市中,缺水城市多达400座,其中长春市是全国108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来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6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20立方米的16%。这种城市水资源紧缺状况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城市承载、发展的能力。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治理新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转变用水方式,优化用水结构,以节水促减排,以限排促节水,是我市城市节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是实现创建吉林省节水型城市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提高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展现对长春市城市节水未来发展的信心。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通过多视角、多途径、多场合大力宣传城市节水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节水意识,要将节水宣传活动深入到机关、企业、学校和社区,调动广大用水单位和市民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增强全社会节水知识。 二要开展技术改造,在节水工作中发挥科技节水的先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广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重点开展“零”排放、循环用水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三要建设海绵城市,加快省级节水型城市的创建步伐。在2013年习总书记就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同时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吉林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年我市正式启动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对创建工作全面部署,力争2017年完成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工作,2020年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的标准,为我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打好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市民朋友们!节约用水、珍惜资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节约用水的品德风范,积极主动的关心、支持、参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为共建生态家园、营造和谐长春贡献力量。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