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6-11 来源:吉和网 作者:孙千婷 |



这是 啥? 网帖笑话曝东北老人教孩子“麻雀”叫“家雀(音qiao三声)” 来跟我们唠唠你记忆中的老人教你的那些好笑的“东北嗑” 爷爷指着小鸟的卡片,对刚才有所迟疑“洋柿着”卡片的宝贝说:来,跟爷爷继续念,巧儿!爷爷又指着蜻蜓的卡片,对迟疑的宝贝说:来,跟爷爷继续念,蚂另! 昨日,新浪微博网友@吉VA0000爆料一则笑话引发了大家的转发!大家在一笑一合同时,也吐槽这就是“现实”。隔代带宝宝,你在乎老人教孩子的语气和方言土语吗?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踏访。 网络段子勾起不少网友回忆 “麻雀”叫“家雀(音qiao三声)”“蜻蜓”叫妈另(另读轻声)的小段子发出后,不少网友跟帖转发。 @主持人钟晓也转载后留言:“我说个真事儿吧,奶奶给孙子讲‘齐个小奶银儿’的故事。” 网友summer:我小的时候我姥姥经常问我你上学(xiao)去啊? 网友无肌六瘦:我不是听家里人说的,有一次去洗澡,我听人说,身上全是滋泥儿。 网友汐若颜:小时候爷爷总说,来,给你个钢蹦儿,或者给你一张嘎嘎新的一块钱,买个糖葫芦去冰上出溜玩去吧。 网友璇baby:我记着小时候水一洒身上,姥姥就说水(sui)又整一脑袖子。 网友牛牛:还是尽量不要让老人带孩子。 宝宝说方言妈觉得挺好玩 10时许,记者来到了南环城路绿地新里中央公馆,正逢午饭时间,有不少妈妈带着宝宝去蔬菜店买菜。说到老人教孩子东北方言以及语气时,妈妈们纷纷各抒己见。 “我觉得不会对宝宝有影响,东北方言跟普通话差不了太多,你说的蚂令什么的,我父母没这么说,像‘钵楞盖’呀、‘老鼻子’呀这样的词倒是说过,小孩儿说的时候我也觉得挺好玩的。” “我有两个儿子,大壮两岁了,二壮不到一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上是有了一些影响,我家老人比较多,其实老人是能够也愿意接受新的东西的,像‘卖萌’,奶奶经常逗他们。” “有一天我在楼下带宝宝玩,宝宝说了句‘雀(qiao)’,我以为他说的是瞧,后来抬头看见了一只小鸟,才知道儿子说的是雀(qiao),这也让我很无奈,可能是鸟的发音比较难,他就跟着奶奶说雀(qiao)了,只能慢慢去纠正,现在孩子正处于学话的初期,我觉得很关键,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等他再大一点,送他去上早教课。” 有老人会下意识规避发音 在长春市大马路万晟现代城踏查时,记者发现在小区体育设施区域,很多老人带着自家宝宝在玩耍。 “我尽量去给她创造好的学习语言的氛围,我也能接受现在社会出现的新的事物,尽量克制自己在孩子面前不去说东北的方言,省得露露长大以后,跟其他的小孩儿说话上有差别,笑话她‘土’。”王女士告诉记者。 露露的爷爷听了奶奶的说法后,立刻反驳道:“哪来的那么多说道,我这话说一辈子了,咱不也把好几个孩子拉扯那么大,都成习惯了,现在咋改。”回过头对孙女说:“不知道她们咋想的,来,孙女,爷爷拿羹匙(ci)喂一口。” 老师建议:会说方言是好事 在西五小学门口,记者看到一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像是刚放学。 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王老师并不是西五小学的教师,是春芽培训中心的老师。 王老师说,“我觉得会说方言是好事,如果大家都讲普通话,以后家乡的方言就失传了,不是说建议学生可以去学习,但是要能听得懂,小时候学一些,免得长大就学不会了。而且,很多老人普通话一般说的不标准,刻意地去跟小孩儿说普通话,反而容易误导孩子的发音。我们班也有这种情况,那个小胖孩儿家是四平的,所以平翘舌音就不标准,我都是开着玩笑就帮助学生改过来了。”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可爱的方言”,如果勾起了你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回忆,拨打本报的热线电话:96911,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来跟我们唠唠你记忆中学会的那些好笑的东北“话儿”。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