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7-1 来源:长春晚报 作者:崔云岚 赵娟 |
溯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早期活动

党在长春的第一个地下通讯站旧址。

党的地下通讯站旧址的修复说明。

党派到长春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张锦春。
1924年,中共哈尔滨组派张锦春到长春从事地下工作,他是长春第一位中共党员。张锦春以二道沟邮局为掩护,建立了党在长春的第一个通讯站,除日常信息往来外,还负责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开展群众工作,为长春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创造条件。 党派到长春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张锦春到长春后,以吉黑邮务管理局长春二道邮局邮务生的身份作掩护,化名“弓长之”,负责接收、转递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与中共哈尔滨组之间的往来文件和信息,指导“北满”革命斗争。一般来讲,北方局的批示和文件都写在字贴内,寄给二道沟邮局弓长之收。张锦春收到后,将批示和文件放在装有邮件的小皮包内,乘长哈列车的邮车,连夜送往哈尔滨党组织,并乘夜车返回。后来,张锦春发展了在邮局担任拣信生的安贫入党,中共的批示和文件便直接由安贫拣出交给张锦春。张刚是张锦春的孙子,据他介绍,他曾听父亲讲,因为小孩不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父亲小时候,还时常乔装打扮后到哈尔滨去传递情报。 党在长春建立的第一个地下通讯站 1924年8月,共产党员张锦春建立了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这是党在长春建立的第一个通讯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当时还是党的地下交通站,党中央赴苏联和派往“北满”工作的同志,在经过长春时,都由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负责接待和掩护。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任弼时、赵世炎等途经长春时都住在二道沟邮局。此外,通讯站当时还承担着发展党组织的重任,张锦春先后发展了安贫、韩守本、王平等人入党,为吉林省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打下良好基础。如今,位于长春城北、一心街上的二道沟邮局旧址,已经被重新修缮,内部陈列着长春早期革命活动的照片,对外开放。 为了在长春宣传马列主义,张锦春组织铁路工人成立了“吉长铁路工会”。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后,在张锦春等人的领导下,省立二师的学生首先召开大会,举行游行示威和请愿活动,抗议英、日帝国主义枪杀中国工人的血腥罪行。在青年学生的影响下,许多市民、商人也都参加了示威和请愿活动。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震慑了当局,教育局立即决定提前放暑假,破坏学生运动。进步学生韩守本等人则组织同学回到各县成立“沪案后援分会”,继续声援“五卅运动”。此后,韩守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省立二师建立了我党在长春的另一个地下通讯站。 1926年4月,共产党员杜继曾来到长春,以省立二师教师的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宣传马列主义。他对中国革命前途的精辟分析深深地启迪了广大学生,很受师生们的欢迎。杜继曾和韩守本等人广泛地散发从哈尔滨带回来的宣传马列主义的书刊。他们在阅览室看报时,等别人走后,便把这些书刊压在报纸下,使更多人能够看到。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党的地下通讯站的建立,所有这些都为1926年秋建立的中共长春支部创造了条件。 党在长春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随着第一批党员在长春宣传马列主义、工人运动,以当时的省立二师为中心,党的主张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1925年6月,为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近千名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人人手持小旗,一路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外国在中国的租借地”“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从省立二师(今树勋小学所在地)出发,经南关向西,后向大马路北面的头道沟日本租借地挺进,路边的群众不断自发地加入到游行队伍中。 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让整个长春沸腾起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当局也被长春人爆发出来的爱国精神所震慑,马上出动大队武装巡警进行镇压,驱赶游行队伍,队伍被迫撤退。但随之而来的是规模更大的全市范围内罢课。长春的工商界也加入进来,在长春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抵制日货运动。 由省立二师发起的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是长春爱国人士与旧势力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交锋,它在长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时起,长春陆续成立了工会、学生会等,长春的革命活动开始有组织地发展起来。长春的第二个通讯站成立后的第二年,1926年9月,张锦春、韩守本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和省立二师通讯站为基础,在省立二师校园内成立了中共长春支部,这是长春的第一个党支部,韩守本成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韩守本、张锦春等人成立的中共长春第一个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市同时也是在吉林省的第一个直属中央的党组织,支部书记韩守本也是吉林省第一位直属党中央的特支书记。 《长春晚报》2016年1月23日第06版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