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长春党组织创始人韩守本 点亮长春“革命之火”

韩守本画像

韩守本在上世纪20年代用过的牛皮箱,现藏于长春市档案馆。
在长春市档案馆的资料中,关于中共长春特支的第一任书记韩守本同志的记述非常详细。展览室中,甚至陈列着他曾用过的老式牛皮箱。韩守本,号孝生,1903年出生。据记载,学生时代的韩守本学习十分勤奋,平日不苟言笑,因为眼睛高度近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韩瞎子”的绰号。可就是这个“韩瞎子”点燃了革命之火,照亮了长春。 由进步学生成长为党支部领导人 1924年,韩守本插班考入了吉林省第二师范学校文科班读书,在进步教师恽代贤、刘旷达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等思想,走上革命道路。 1925年,韩守本等进步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长春学生联合会,领导长春各校学生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同年,韩守本在共产党员张锦春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了党在长春的第一个通讯站——二道沟通讯站的革命活动。 此后,党组织又派韩守本在省立二师建立了另一个党的通讯站,组织和指导学生运动。为更好地宣传、动员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1925年暑假过后,韩守本和部分教师、学生创办了《吉林二师周刊》,抨击时政,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吉林二师周刊》也因此被进步人士誉为“东省刊物明灯”。在韩守本领导下的长春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长春支部成立后,推动了长春革命运动的发展。尤其是省立二师的学生运动,在韩守本等人的领导下,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成为东北学生运动的“大本营”。 复杂局势下将革命火种撒在东北大地 1926年,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韩守本在长春担任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秘书工作。为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韩守本等人奔赴于长春、吉林两地。1926年10月,首先组建了国民党长春市党部。据记载,1926年10月22日,警察在搜查长春南大街福文印书局时,搜出“赤化”印刷品《关外》出版物1000多本及《国民党党员登记证》10盒400多枚,并逮捕了前来领取这些印刷品的省立二师学生宋克恭。经审讯,宋供出韩守本等人。由于此前韩守本已得到情报安全转移,警察并无所获。但一直到1927年,韩守本等共产党员都是当局秘密追捕的人员。 1927年2月,国民党吉林省党部组建。当时奉系军阀当局称霸东北,国民党的活动处于地下。由于韩守本等人在“满铁”附属地一家刻字店刻了一枚国民党党部印章,被日本刻字店老板告密。1927年3月2日下午,长春警察厅协助驻长宪兵队,搜查了长春头道沟民户张日新的家,搜出国民党吉林党部印信两颗,镌有韩守本三字的铜印一颗和一些“赤化”宣传品。正搜查间,韩守本出现在张家门外,询问张日新是否在家。一年前因宋克恭一案,搜捕的警察中有人见过韩守本,便谎称张日新在家,于是韩守本走进张家,随即被捕。 由于案情重大,3月3日,韩守本和一同被捕的赵尚志被押送省城吉林,关进监狱。在狱中,韩守本、赵尚志不畏酷刑,坚贞不屈,始终未暴露其共产党员身份。后来二人被解往南京关押。由于他们一口咬定是因“国民党案”被捕,1929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释放。韩守本在狱中,备受摧残,身体十分虚弱,但他的革命意志却更加坚定了。1930年3月,韩守本回到长春,先后以东省特别区第七中学教员和记者等身份做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8月初,东省特别区第二区警察总署以“鼓动工学风潮”的罪名再次逮捕了韩守本。8月4日在被警察押送辽宁受审途中,韩守本跳车机智逃脱。被迫离开长春后,韩守本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去苏联工作。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韩守本惨遭杀害,当时年仅34岁。
《长春晚报》2016年1月23日第06版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