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理论探讨    
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时间:2016-8-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杨晓蔚

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我国从2012年开始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目前,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许多城市都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德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德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欧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覆盖社会、环境和经济3个主要领域,其中智慧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智慧环境建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智慧经济建设重点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欧盟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根据每个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较好地体现了开放、协同与创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重视顶层设计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总体上来看,德国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德国的发展历史、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战略密切相关。德国自二战以后,全面启动城市废墟的治理和重建,核心理念就是坚持生态原则,注重生态体系建设。以弗莱堡、海德堡、柏林、法兰克福、纽伦堡等为代表的生态城市成为世界绿色城市的代表。当前,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融合,生态城市着重以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效率提升为战略,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技术强调整合都市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利用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等。
  
  注重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能源、环境、交通、医疗、教育、建筑、金融、政务等。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德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医疗等领域。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实施能源转型战略,制定了包括6个法律和1个法规在内的“一揽子能源法案”,成立了能源监管独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了3年资助35亿欧元的能源研发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和少量的生物质能、地热,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德国能源比例的80%,到202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的目标。
  
  在智慧交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柏林的电动交通项目。柏林的目标是成为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大都市。2011年3月,柏林提出“2020年电动汽车行动计划”,建设智能电网和大量停车场,便于电动汽车充电。注册用户在250平方公里范围内都能租用到电动汽车,根据自己的意愿长时间驾驶,然后在运营区域内的任何公共停车场归还汽车。目前,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地区是德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实验室”,拥有220个公用充电桩。
  
  促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和理念,也推动了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促进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德国通过实施工业4.0战略和最近发布的《德国数字化战略》,不仅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发展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本地产业化,推动了智慧产业、智慧园区的发展。
  
  柏林阿德勒斯霍夫(Adlershof)科技园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案例。园区曾是德国乃至世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心脏,此后亦经历了近30年的衰败,期间园区治安条件差、地下水被污染、企业居民纷纷搬迁撤离。自1991年开始,科技园区推行孵化器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四大孵化器实体。为支撑德国实现能源转型2050战略,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并在园区规划、开发和运营管理中落实生态和智慧理念,科技园区建筑节能水平达到德国领先,建造类型以被动式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主,区域能源供应直接/间接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目前,科技园占地4.2平方公里,科研院所16家,入园企业和研究机构总数超过1000家,从业人数1.6万人,8000多大学生入住,园区产值超过18亿欧元(2014年),集聚了光子和光学、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微系统和材料、IT与传媒、生物技术和环境、检测分析科技等六大产业。
  
  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认为,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长期演进的过程。要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近期的重点建设项目,然后务实推进、分步实施。要从每个城市的实际出发,选择与当地居民关心关注和政府社会管理中的难点领域开展试点,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合,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德国各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虽多集中在节能、环保、交通等领域,但在具体项目的选择和运营方式上,各地都有各自的重点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也并不是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不断出现的前沿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经济且环境友好的公共服务,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只要能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就可视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是动态的过程、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需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通过高水平、示范性试点,探索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合作。德国为了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的PPP模式,形成了运营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保证了智慧城市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营。按照政府与企业在投资、建设领域的不同角色,德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了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运营,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和公众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态势。
  
  如德国柏林伙伴组织是柏林市的经济促进机构,柏林市政府和私营企业各占一半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柏林市政府负责柏林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六大主题,负责智慧城市建设各方的组织联系,并建立公开的数据平台,将柏林800多个数据库全部开放;而柏林伙伴组织则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规划策略的实施和10个试点区运营。波恩市政府为了实施“数字化波恩”战略,委托德国著名软件公司Axxessio信息公司帮助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城市建设平台,成立了由70多位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工商联合会、社会组织等成员参加的数字化城市建设委员会,市政府拨款75万欧元、200家私营企业出资270万欧元,并向州政府和欧盟申请资金支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改变政府大包大揽、过多依赖政府投资的状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模式,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民生导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服务平台、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都与居民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德国柏林、法兰克福、科隆等城市,在策划智慧城市项目时,都会进行认真仔细的前期调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需求,根据意见和建议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多种手段让市民及时了解并参与智慧城市的项目,甚至让市民融入项目,成为项目的承担者。
  
  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尊重群众的意愿、习惯和需求,方便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共享。选定的建设项目也要接地气,符合本地和群众的实际,不能片面贪大求全求洋,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要以公众体验和群众满足作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从民众的角度而不是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建设智慧城市。(作者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