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名企名店    
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6-9-9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记者 李广友

  滴灌出生命的绿色  

  吉林喜丰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半年多来,企业经济效益接连攀升,
  
  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5%,利润增长9.6%,税金增长4.5%,该企业实现了从资源型企业向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型企业的精彩蝶变。
  
  在新疆和田一望无垠的沙漠中,铺上喜丰节水一排排滴灌带,供上水,眼瞅着那金黄色的沙漠均匀地渗出褐色的水环,中间枣树点点翠绿,连成了片片翠茵,铺天盖地,犹如给沙漠铺上了一层鲜灵碧绿的厚厚绒毯。沙金与树绿在晨光和夕阳中变幻,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喜丰节水不仅创造了生命的绿色,更改变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喜丰节水是喜丰集团为实施年产1万吨农用塑料节水器材项目,公司成立4年来,紧紧抓住国家构建“西部大开发”、“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等战略机遇,确立“创新转型发展、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智慧农业,进而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让中国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现状”企业发展战略。
  
  技术研发中心与公司同步建立。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关系,短短3年,就获得5项发明专利,部分超越国际前沿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2015年企业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滴灌带减薄上下功夫。滴灌带通用厚度是0.2毫米,喜丰依托发明专利,产品减薄25%,但物理性能仍能达到国际标准,内镶贴片式滴灌带销量跃居全国第二位。
  
  国家专利佛改性体专用料组合物,推进了节水产品供给侧改革。生产薄型滴灌带,机头产生大量积料,一次合格率低,成为产业化瓶颈。经联合攻关,筛选出了佛改性体专用料组合物。该组合物的添加运用,使滴灌带一次合格率提高了6%,加工温度降低10—20度,能源消耗随之下降,产品通过吉林省新产品认定,获得国家专利。现在,喜丰节水产品耐拉拔性能指标高于国外指标,产品强度、抗爆破能力大大增强,解决了大型农业机械化铺设耐拉伸问题。
  
  在山坡上种果树,地面起伏大,滴头出水量与平地不一样。为解决由坡地高度落差产生的出水量不均匀问题,喜丰节水研究内镶贴片补偿式滴头,水流压力大时,会使水流道变窄;水流压力小时,会使流道变宽。地形落差十几米,有一公斤的压力,仍然可以保持水流量的稳定性,喜丰节水这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创新驱动结硕果,地埋式防根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作物根系有向水性,根扎到滴灌带开口处,易形成“生物堵”。喜丰节水研发化学缓释法防根侵技术,能抑制作物根系侵入滴水孔。这种滴灌带埋在耕作层下,可用八九年,极大降低了农户成本,这在滴灌带技术上是一次革命。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东北节水增粮、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南方节水减排等重大工程。喜丰节水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在国家工程推进中进行县、乡、村三级培训,是喜丰节水创造的高效节水灌溉整体工程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为了让农民掌握节水灌溉新技术,喜丰节水和农民技术员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介绍“五省、两提、一绿色”产品优势。五省:省水、省肥、省工、省电、省药;两提:立足温室,提前上市,提高作物品质;达到绿色目标。通过现在的精准浇灌,比过去大水漫灌节水80%;水肥一体化灌溉,避免了肥料流失,节肥50%;大棚湿度雾气降下来,减少了病虫害,节农药90%。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