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斑马线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让斑马线,不仅是社会公德,更是明文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近日,记者在市区多个路口踏查发现,行人“抢斑马线”、车辆“逼停行人”等现象普遍存在。
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是机动车驾驶者素质和修养的体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也是行人文明素养的基本要求。最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长春许多大街小巷的路口,都能看见一些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一边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一边向车辆行人宣传交通法规,他们已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日7时,位于电台街与湖光路交叉路口,“您好,现在是红灯,请等一会再过马路。”“电动车开在机动车道上不安全,请走非机动车道……”这样的温馨提醒,成了高新区双德街道道路安全引导员李明每天站岗时重复最多的话。每天7时,李明都会准时出现在湖光路与电台街交叉路口的东南角,锁好自行车,穿上黄色马甲,取出小红旗,便开始了一天的交通引导工作。像他这样的道路引导员,一共有近200余名,分布在双德街道辖区内的几处主要交通节点。
距离交叉路口不足百米就是轻轨站,7点钟,正是行人车辆通行的高峰期。路口,不时有人因为赶时间与车抢道,稍一走神,很容易酿成事故。
“这个路口两侧信号灯约40秒,车辆右转弯时距离人行道近,许多着急上班的市民不看灯直接从人行道穿行,很容易与右转车辆发生抢行,多数情况下,市民比较配合我们的工作,但也有不听劝阻扬长而去的人。”每到这时,李明就会朝着违章者大喊,“请您遵守交通规则。”李明说,当人和车相遇的时候,他都会提前站到车道上,提醒通过车辆减速,先让行人通过,同时,他也不忘提醒行人观察来往车辆和红绿灯,安全通过路口。记者看到,一个半小时内李明共劝导不文明出行行为20余起,其中以行人、电动车不按交通信号指示灯通行为主。
10时30分,位于自由大路与东盛大街交会处,因附近就是医院,再加上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路口交通情况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人车混行。作为路口的交通引导员,二道区荣光街道吉通社区的志愿者刘光文已经在此志愿服务近一年了,67岁的他身穿红色马甲,拿着小红旗,每天7点钟准时到岗指挥行人通行。在这个路口,记者发现,多数情况下,司机还是愿意配合志愿者的劝导,愿意在斑马线上停车礼让行人,不过在行人较多的情况下,有些司机还是比较心急,会按喇叭催促,有些甚至见缝插针通过。而有些电动车驾驶员也会无视信号灯和斑马线,直接横穿十字路口,险象环生。
刘光文告诉记者,自己每天7点钟上岗,除了午休两个小时,一直到下午5点钟才会回家。“刚开始指挥时,车让人情况不多,通过相关部门对文明礼让的宣传,现在许多司机都能够主动礼让行人,尤其见到斑马线时,都会减速。”刘光文说,自己在这里值勤纯是公益的,虽然岁数大了,可身体没毛病,每天值勤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锻炼,更能帮助长春交通缓解一些压力。“相比一些大人在红灯倒数几秒就迫不及待的情况,很多孩子都很乖,非常遵守交通规则。”刘光文笑着说,参与过交通劝导,才知道交警工作的不易,明白文明出行关乎你我自身安全。
在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都为引导员的劝导行动点赞。在附近一家单位上班的王女士说:“如今社会都在提倡文明出行,我觉得真正的文明,要靠每位公民时刻的自我约束。” ( 责任编辑:王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