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借助“吉林大米上海宣传活动月”契机,长春大米直营店“金米行”落户上海。30日,长春大米金华销售中心在金华市开业。至此,长春大米在全国主销区已成功运营26家直营店。
不散卖不贴牌,找差异化走高端,建立直营店塑品牌渠道……长春大米防止假冒、维护品牌未雨绸缪!
产品服务双升级
长春大米直营店又进上海
11月29日10时许,由“君菲集团”负责运营的长春大米直营店在上海颛桥区正式开业。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红霞、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文斌、上海市闵行区粮食局副局长沈丽出席了本次活动。
音乐、鲜花、米香……
前来品尝的上海居民,在长春大米直营店——“金米行”门前,排成了长队。
“好米不怕尝!只要他们尝了我们的米,就会成为我们的回头客。”“君菲集团”总经理金成志说,在“金米行”出售的所有大米,都来自公司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从田间直供上海餐桌。
直营店内,色彩艳丽,设计简洁的长春大米代表品牌“金米”的包装,十分惹眼。在繁与简之间,“KM”两个字母,赫然写在包装中间。“KM”是“kimmy”的简写,一个女孩的名字——吉米,意为聪明、富有、漂亮,也可译作“金米”。
负责该店运营的“君菲集团”总经理金成志对这样的“外表”,十分自信:“这就是上海这座大都市喜欢的调性——传统里有时尚,低调中显轻奢。”
这是上海第二家长春大米直营店。
从2014年开始,长春大米已经开始组团开发上海市场。长春大米骨干企业“松江佰顺米业”的代表品牌“米管家”,在上海1100多家BC类商超热卖。今年11月,该企业基于原有销售渠道,又在上海建立了直营店。
“松江佰顺米业”董事长赵明柱称:“随着长春大米在上海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升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也要随之升级,来满足消费的升级。”
互联网+体验
26家直营店塑长春大米品牌渠道
长春大米直营店,不仅仅是长春大米的销售终端,更是长春大米的“活广告”。
11月30日,长春大米金华销售中心在金华市开业。店长栾杰告诉记者,长春大米深耕金华市场多年,受到当地消费者喜爱。开设直营店,可以使长春大米从生产端直供销售端,减少中间环节,保质保真,让消费者品尝到更好的长春大米。
就在当月,长春大米重庆直营店在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成立。借助保税区平台,长春大米量价齐升。
直营店负责人王秀玲告诉记者,重庆地区和成都地区都是她经营了接近20多年的主销区,近几年,随着长春大米品牌影响力渐渐增强,企业自身品牌价值也随之提升,米企也由原来的批发经销,逐渐向品牌化迈进。
“我们在成都和重庆都建立了直营店,主要是为了给高端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王秀玲称,近几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品牌价值的提升,长春大米在网上销量迅速提升,今年双十一期间,她经营的长春大米平均每日2万单。
“建立直营店,除了是建设一个品牌销售渠道,也是补充网店的体验,店内常年举办品米、试吃活动,让消费者更直观的感受米质。”王秀玲说。
据了解,2018年,长春市扶持鼓励企业,在全国各大主销区开设多家直营店。从2014年开始,长春市已经在成都、福州、深圳、杭州、北京、重庆、上海、金华等地,建立了26家直营店。
区域名米陷“打假”困局
长春大米未雨绸缪护品牌
对于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大米市场现状,打造品牌难,维护品牌更难。
曾有媒体报道,五常大米每年产量仅为70万吨左右,而市场上标有“五常”字样的大米接近1000万吨,市场上90%以上的五常大米为“假冒”。五常大米“打假”困局,为大米行业的地域品牌建设敲响警钟。
长春大米未雨绸缪,在树立品牌的同时,维护品牌。
“长春大米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实至名归,一跃为全国知名地域品牌,成果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维护品牌,防止假冒的工作做在前面。近年来,我们扶持鼓励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在主销区建立直营店,有效塑造了品牌渠道,不给假冒产品可乘之机。”长春市粮食局负责人称,单体直营店,保持营利可能有些困难,但是这种直营店为地域品牌长春大米树立了“活广告”“硬广告”,再加上这26家直营店企业建立了质量可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我们的地域品牌以这些直营店为基地,扩展其他营销渠道和影响范围,使产品品牌得到区域市场认可。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