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身体里流淌着的鲜血,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珍贵的。然而,为了救死扶伤,他却一次次选择把珍贵的血液献出来。在血液供应紧张时,他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无私地挽起衣袖献血。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捐献血液21次,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他就是市中心血站的主治医师刘晶。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刘晶如此义无反顾?近日,记者深入了解了刘晶的献血故事。 “第一次献血的时候,我特别紧张,都不敢看针头。”刘晶笑着说,第一次献血时还没到血站工作,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不那么全面,瞻前顾后的想法比较多,如今面对献血已经很坦然了。 “我多献一次血,就可能多挽救一条垂危的生命。”谈到多次献血的动力,刘晶说,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是每个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他还希望通过医务工作者们的身体力行,影响更多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挽救更多的生命。 他2007年入职长春市中心血站,正值机采血小板供应紧张时期,便主动投入到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中。由于当时很多人不认可和不理解献血,前期的宣传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为了让大家积极宣传和参与献血,刘晶以身示范,多次捐献机采成分血。2008年汶川地震时,市民踊跃献血。由于血液有保质期,刘晶认真当好血液知识宣传员,积极与爱心市民沟通讲解,做好血液的采集与志愿者工作,得到了市民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献血后一定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刘晶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着一位位献血者,告诉他们献血当天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通宵娱乐等活动,献血当天要多饮水,适当补充营养,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 刘晶认为,宣传好献血知识,做好服务工作,可以让更多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从而让更多伤患得到及时救治。因此,他对每一位献血者都会礼貌相待,关怀备至——对献血者奉献爱心的举动,及时给予认可与尊重;对于无法献爱心的市民,他会耐心解释;对于采血时出现献血反应者,他会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为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真诚的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他所带领的采血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最高年度采集全血394余万毫升,机采血小板2000余单位。(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