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长春工业突破困境稳增长
时间:2020-11-25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郭建华 刘霄宇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德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金赛药业蓄力创新放眼世界

 
  
一汽解放J7智能生产线项目


  
“吉林一号”承载梦想遨游太空

 
  
迪瑞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长春一东牢记嘱托勇闯新路

  写在前面
  
  工业一向是长春经济发展的支柱。即将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的经济下行双重压力,长春工业的强力支撑和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危中寻机开新路,困难面前勇担当。长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实施建设长春市现代化都市圈战略,紧紧抓住工业这个主阵地,全力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科学谋划、创新突破,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居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之首,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
  
  截至10月底,全市工业土地出让1377.72公顷,同比增长258%。
  
  纵观“十三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发力,亮点频现。
  
  红旗品牌汽车销量从2017年的4702辆到2020年将实现20万辆,三年多的时间增长约42倍;
  
  解放品牌重卡,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2.86万辆,市场占有率近30%,全国领先;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具备了年新造200列动车组、4000辆城铁车、6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能力,年检修300多列动车组及10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检修能力;
  
  重组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有机电致发光材料、CMOS芯片、防爆灌装生产线等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金冠电器公司、奥来德光电材料公司两户企业成功上市,另有7户企业拟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
  
  ……
  
  这样的逆势上扬实属不易,长春市深知,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谋划了最新行动纲领,为我们面向未来、接续奋斗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得到国务院批复,国家在长春设立空港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时、精准出台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得益于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抓疫情防控、抓复工复产、抓“六保”、促“六稳”,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展现出长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拼劲和干劲,为长春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给全省加快振兴发展增添了全新活力。
  
  砥砺奋进战犹酣,昂首阔步又出发。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长春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四大板块”建设为引领,以国家级新区、示范区和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积极发挥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基础,规划“4+N”产业空间布局,以集群集聚为纽带,发展壮大七大产业,并通过提升工业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产业发展、加大工业投资、推动绿色发展、狠抓科技创新等举措,为建设长春市现代化都市圈注入新的动力。
  
  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长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四大板块”建设,坚持“六保六稳”,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统筹协调、建立机制,服务企业、精准施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需求,有序推动企业实现复工复产,全市工业生产秩序稳步恢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全力稳工业
  
  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早在今年2月10日,长春市就建立了市、县两级工信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实施产业链配套、要素链供应、运输链畅通、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用工、融资需求、政策扶持等“七个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并制定下发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管控工作方案,编制发放了《企事业单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导手册》,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截至今年3月上旬,长春市率先在全国实现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复产,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阶梯状回升。
  
  同时,长春市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过落实“六保六稳”,进一步打通断点堵点难点,畅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发挥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带动作用,增强全市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并全力推动汽车整车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同步开工,协助一汽解放与省内7家企业成功开展替代合作,对吉林市零部件供应商每天102车次物流车辆入长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协调47户影响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重点配套企业按期复工,在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同时有效保障市场主体稳定。
  
  此外,长春市坚持对一汽集团实行日调度,对长客、大陆汽车电子等百亿元企业实行周调度,建立产值前50户重点企业直接联系机制,对产值前100户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市级领导重点包保服务,定期走访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全力稳定重点企业生产运营,并强化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问题的实时跟踪、重点协调,积极协调供热期应急电煤储备。同时,将全市60多种重点工业品,推荐给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拓宽本地企业生产销售渠道。
  
  合力抓服务
  
  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今年,一汽集团在突发疫情和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逆势上扬,实现快速复产、快速回稳、快速增长。1-10月,一汽集团在长产销整车212.4万辆、21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和5.5%,高于全国12.4、10.2个百分点。习近平总书记到一汽集团视察时指出“现在,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竞争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等不断发展,对我们来讲有危有机,危中有机。”“我们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像一汽这样的企业要当先锋。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现在中国要向制造业强国、工业强国的更高目标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抢抓机遇、弯道超车。”
  
  今年以来,省、市领导也先后多次到一汽集团调研和现场办公,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省政府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省、市拿出6亿元购车补贴资金,促进一汽集团整车销售。
  
  长春市与一汽集团签署政企合作协议,在招商引资、产能提升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推动一汽集团配套、产能、排产、结算、人才、创新“六个回归”。支持一汽集团、吉林大学、应化所、光机所共同牵头成立红旗产学研创新联盟;支持一汽集团和汽开区国有资本公司、富维、富奥、富晟等13户企业组建长春市旗智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本地汽车零部件协同创新能力。为一汽集团协调解决了一汽大众83栋建筑办理消防和产权等合规手续、降低一汽解放气瓶检验费、一汽移动出行8辆换电出租车办理专用牌照等53项难点问题,有力支持和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长春市也始终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把服务企业、发展实体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抓手。组织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政企通信息平台,突出“送政策、传信息、解难题、强举措”,帮助企业疫情防控、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10月底,全市共接收企业各类问题2674件,解决2579件,占96.4%。
  
  立足保市场主体,围绕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人才、技术等难点问题,实施“服务企业周”活动,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活动42场。加大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制定细化清偿计划,落实资金来源,明确清偿时间,建立挂牌督办制度,强力推进无分歧欠款年底前清零。截至9月底,全市无分歧账款已全部清偿完毕,提前完成年度清欠任务。
  
  “专班抓项目”
  
  发挥项目发展支撑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只有项目不断成功落位,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长春市滚动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58项,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一大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长春市继续把实施项目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专班抓项目”活动,突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存量项目加快建设和增量项目谋划招商两大重点任务,建立体系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有效、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的工作体系,扎实推进项目谋划、招商、落地、开工和投产。截至目前,工业领域两个专班共解决项目建设问题59项。其中:奥迪A6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大众迈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诚众汽车分总成拼装、亚泰制药固体制剂、大唐自动焊接机器人、蓝浦浩业医疗器械等145个重点项目实现增量产出,新增产值323亿元。
  
  同时,长春提出实施全年20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目标,制定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专班推进、部门分工、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紧盯开工手续办理、资金准备、要素保障等环节,指导各县(市)区专班谋划、包装一批标准厂房和产业园区项目,帮助各地缓解工业标准厂房建设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全市22个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已开工,预计年底前可完成207万平方米,为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特种陶瓷新材料生产加工、CMOS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加工、中庆集团新型建筑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位,实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全市还围绕“四大板块”建设和未来五年产业发展,深化产业招商地图研究成果,谋划重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项目100余项,不断完善项目落位条件,逐步把成熟度高的项目纳入专班推进。今年,全市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现开复工409项,1-10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6%,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预计全年将保持正增长态势。
  
  锚定“十四五”
  
  务求新突破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开局,面对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长春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总体要求部署,长春市工信战线提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大板块”建设,以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落实“六稳六保”,突出稳企业、保配套、补短板、增动能,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原则,实施“五化”工作机制,巩固提升“万人助万企”“专班抓项目”平台实效,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创新举措、狠抓工作落实。
  
  同时,通过聚力运行监测,确保稳定增长,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重点监测汽车、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趋势,对影响全市工业运行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警;通过聚力服务企业,营造良好环境,巩固提升“万人助万企”工作成效,以“稳增长、强保障、解难题、促发展”为服务重点,以深化企业服务三项工程为主线,探索建立助企长效机制,全方位优化长春市营商环境;通过聚力板块建设,构建产业体系,组织实施“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以“四大板块”为引领,城区、县域各开发区为补充的“4+N”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汽车、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通过聚力项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扎实落实“专班抓项目”,充分调动专班各推进组、各成员单位、各作战单位的积极性,深入开展重点项目走访服务,分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手续办理、土地征拆、资金短缺、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各类问题,为项目早签约、早落位、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打下扎实基础;通过聚力技术创新,培育新兴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研院所集聚优势,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通过聚力减压纾困,发展民营经济,制定《2021年长春市民营经济振兴发展行动计划》,聚焦民营经济在融资、人才、成本、创新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十类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在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机构,提高为民营企业提供财税金融、管理创新、人才培训、惠企政策等方面服务能力;通过聚力引资引智,强化对外合作,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深化与天津、杭州对口合作,瞄准打造万亿级、千亿级产业,推动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对接互补,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决胜“十三五”,决战“十四五”,面向新时代、新格局、新使命、新要求,长春再出发。
  
  



( 责任编辑:新颖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