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浪费曝光    
极端天气过后“森林城”怎么样了
时间:2020-12-27  来源:新华网  
  极端天气过后一个多月,“森林城”怎么样了?
  
  位于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素有“森林城”的美誉。11月17日,一场历史罕见的强雨雪大风冰冻天气侵袭“森林城”,仅市管街路就折损树木6万余株,损失达2.2亿元。
  
  极端天气过后,水电、交通等方面很快恢复了正常运转,而城市园林则还在默默进行着一场长时间的灾后重建。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的“森林城”怎么样了?
  
  “春城绿殇”几时能修复?
  
  走在长春市的主干道人民大街上,隔几公里就会遇到一辆吊车和十几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或是将“残肢断臂”的黑松整棵挖走,或是将健全完好的黑松进行补植。除了灾后三天的抢险,连日来,园林部门的车辆和人员仍然高负荷运转着,剪枝、消毒、更换、补植。
  
  今年35岁的赵岩是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一名园林工人,过去一个月来他早出晚归,忙得团团转。“冬天补植比春天难度大,土冻得比较硬,必须把土敲得碎一点!”赵岩说。他穿着厚厚的大衣,拿着铁锹填土,两只手已经冻得通红。
  
  “园林的灾后重建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工作,工作量很大。”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主任康富军说,“但是我们争取明年春天尽可能完成景观修复。”为了挽救长春市丰厚的古树名木资源,园林部门还专门成立了抢救性修复小组,像做外科手术一样为折枝的古树“接骨”,定期观察,定期修剪。
  
  记者看到,和一个月前相比,虽然不少树木“拄着拐杖”,一些树枝“打着夹板”,但长春市主干道的绿化景观已经基本恢复。
  
  断树残枝都去哪儿了?
  
  在位于南四环一个尚未建成的公园里,每天有数十辆卡车进进出出,运送着来自市管街路的折损树枝。“我们临时找了这样一个地方,以前也没处理过这种情况。”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绿化队队长王心宇说,“大概有数百吨吧,我们准备集中粉碎做肥料。”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办公室主任于洋介绍,对于园林废弃物要进行科学处理,实现资源的生态再利用。“我们按直径大小对枝干、枝条进行分类,做成木凳、支撑架或者肥料等等。”还有的公园与自身特色结合,变废为宝。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打算明年春天将残枝粉碎成木屑,做成木屑雕塑。
  
  由于这次极端天气造成断树残枝数量较多,有的公园处理起来力不从心。“我们有地方堆放,不过处理起来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比较头痛。”一位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而一些单位、小区对废物利用更“犯愁”。不少单位大院里的倒伏树木尚未处理,一些小区则在角落长时间堆放着残枝。“如果数量少的话还能送到垃圾处理点,数量太大人家也不收。”一位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树木产权确实是我们的,但是希望能有统一的回收地点。”
  
  面对灾害还需哪些未雨绸缪?
  
  回忆起当时的灾害场景,康富军仍然心有余悸。当天在接到气象预警后,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立即组织人员、机械在重点街路24小时值守。“哪里有倒木,我们就立刻派人前往。”康富军说,“但是后来数量太多了,我们又临时雇用多台大型机械,但是也忙不过来。环卫、交通等部门与我们协同作战。”
  
  值得庆幸的是,此前长春市园林管理部门为树木购买了长春市城区公共绿地树木公众责任险,保障了部分车辆被砸的市民的利益。康富军表示,这样的“未雨绸缪”还应该再多一些。
  
  “比如这次受灾较严重的是高大乔木,将来我们对植物配置将更科学,适当提高慢生树种的比例。”康富军说,同时对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也要加强保护。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孙晓刚认为,这次极端天气的影响需引起重视,尽快补救。同时,他提出城市可建立防灾数据库,对不同树木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在应对极端天气预警时,立足翔实的数据迅速应对。
  
  一些专家认为,应完善多部门协同的预警应急机制,包括气象、园林、交通、养护部门及社会公众。城市园林部门除做好公共绿化的防灾和灾后处理外,应面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私有园林业主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包括做好高危树种的保护措施。(记者 邵美琦)  
  

( 责任编辑:新颖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