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新农村    
我市今年推广保护性耕作1000万亩
时间:2021-2-8  来源:长春日报  
  立春刚过,九台区纪家街道种粮大户张凤财就开始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做计划。“种地选对方法很重要,首先得把用什么技术定下来。”去年,张凤财承包的6000多亩地采用了秸秆覆盖条带模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增产效果很好,今年他打算继续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玉米。
  
  玉米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据统计,我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500余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多年的大面积连作和常规耕作方式,造成耕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如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十三五”时期,我市采取了一项项针对性措施,通过配套实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藏粮于技”,稳定提升黑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黑土地加“油”。
  
  “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四个方面的明显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保护性耕作为依托,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耕作地块、补贴标准、验收流程等,充分利用相关资金,加大秸秆还田投入力度,深入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和气候特点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50万亩。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继续强化黑土地保护,今年保护性耕作面积预计将达1000万亩。推广中,我市将对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优先补贴,优选一批开展保护性耕作的作业组织和专业大户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
  
  多种技术和模式的集成应用,会更好地推进黑土区农田系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在落实保护性耕作的同时,秸秆综合利用、减肥控药等技术也将配套实施。我市将以耕地污染阻控为抓手,加强减肥节药污染防控。利用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应用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提升黑土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大有机培肥力度,依托耕地质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和有机肥补贴等财政补贴项目,推进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落实。
  
  按照省里要求,我市将选择基础好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用3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打造高标准保护性耕作长期应用样板和新装备新技术集成优化展示基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占比原则上超过县域内适宜区域的50%以上。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占适宜区域耕地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为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立春刚过,九台区纪家街道种粮大户张凤财就开始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做计划。“种地选对方法很重要,首先得把用什么技术定下来。”去年,张凤财承包的6000多亩地采用了秸秆覆盖条带模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增产效果很好,今年他打算继续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玉米。
  
  玉米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多的农作物。据统计,我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500余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以上。多年的大面积连作和常规耕作方式,造成耕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如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十三五”时期,我市采取了一项项针对性措施,通过配套实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藏粮于技”,稳定提升黑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黑土地加“油”。
  
  “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减少风蚀水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四个方面的明显优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以保护性耕作为依托,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耕作地块、补贴标准、验收流程等,充分利用相关资金,加大秸秆还田投入力度,深入探索适合不同区域、土壤条件、机械水平和气候特点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2020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50万亩。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继续强化黑土地保护,今年保护性耕作面积预计将达1000万亩。推广中,我市将对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优先补贴,优选一批开展保护性耕作的作业组织和专业大户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
  
  多种技术和模式的集成应用,会更好地推进黑土区农田系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在落实保护性耕作的同时,秸秆综合利用、减肥控药等技术也将配套实施。我市将以耕地污染阻控为抓手,加强减肥节药污染防控。利用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应用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提升黑土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大有机培肥力度,依托耕地质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和有机肥补贴等财政补贴项目,推进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落实。
  
  按照省里要求,我市将选择基础好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用3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打造高标准保护性耕作长期应用样板和新装备新技术集成优化展示基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占比原则上超过县域内适宜区域的50%以上。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面积占适宜区域耕地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为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 责任编辑:新颖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