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春
  地方资讯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在长春召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长
我市划定158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以文化之礼 庆百年韶华
下足绣花功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长春
长春市实施首例生态环境领域“一案
长春人眼里的公交新变化
长春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
 
  节约行动
废旧电池回收箱进小区
秸秆还田开启保护性耕作高级态
农安畜禽粪污变“宝”记
前进中的长春节约论坛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2019长春节约论坛召开
生物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布会召开
长春开展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时间:2021-7-1  来源:长春日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春人民满怀信心、斗志昂扬,积极投入到建设新长春、创造新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长春谱写了历史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长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一方面,积极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了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扫除旧社会痼疾,宣传贯彻《婚姻法》,解放并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净化了社会风气;组织召开各级人民代表会议,这些措施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另一方面,抓紧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落实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缓解了经济困难形势,贯彻实施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爱国丰产运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与此同时,以国有工矿企业为主体,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比如:1950年10月,范家屯糖厂扩建完成投产;兴建了长春第一食品厂、长春市啤酒厂、长春市衡器厂等民用工业企业,这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商业结构得到调整,趋于合理化,城乡经济更加活跃,基本保证了人民消费的需求。
  
  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长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政治、思想、教科文卫等各方面的初步建设。加强政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建政,动员全市人民参加新中国建设;进行整风、整党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0月13日长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长春市由和平建设转入战争环境,把支援抗美援朝作为全市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长春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群众中开展了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宣传教育,广大青年踊跃参军,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前线的动人事迹。在11月22日召开的长春市青年代表大会上,青年教师王志新说:“美国侵略朝鲜已直接威胁到我们祖国的安全,我们东北青年过去当了日本鬼子14年的亡国奴,不如丧家之犬,痛苦的滋味永远难忘。我愿以身报国,再不愿当亡国奴!”当时就有19名青年受到感召,报名参军。开展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军烈属和残疾军人的“三项运动”等工作,比如1951年长春市有194个企业、3936个居民组订立了爱国公约;1953年3月27日至8月10日,长春市文工团34名演职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被编为第二团(东北地区)第二队,他们在朝鲜的137个日夜里行程2000余公里,几乎走遍了战云密布的朝鲜西海岸和部分海岛,进行慰问演出140多场,把表达长春人民热爱志愿军深厚情感的3万多封慰问信带给了志愿军。在长春市委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为夺取抗美援朝胜利、保卫和平、巩固东北边疆作出重要贡献。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落实党中央和东北局的决策部署,1954年1月召开中共长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听取了《为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奋斗》的报告,并且一致认为工作报告和大会总结是正确的。这次大会促进了长春市各条战线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运动的开展,明确了党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发扬了党的民主作风,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党的战斗力,为更好地完成党中央、东北局交给的各项任务,以及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54年长春各项建设计划打下了基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全市人民的广泛拥护和热烈响应,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新长春的行动纲领。
  
  长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以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针,制定并实施了全市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到1956年年底,长春工业有了重大发展,建设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工程。其中,一汽建厂对于国家和长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了奠基典礼,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国产汽车在总装配线上一举试装成功。在短短3年时间里,一座拥有近2万名职工的大型汽车制造厂拔地而起,体现了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改写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一汽的建成,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里程碑,一汽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科教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招生不断增加,成仿吾、匡亚明等一批教育家来长春从教;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和译制了大批有价值的影片。
  
  在进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同时,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1月,长春市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来。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此,在长春市委的领导下,长春进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责任编辑:新颖 )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