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拾起小烟头,收获大文明”。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二道区的商场、公园、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出现了许多“烟头不落地”的宣传标语,同时,商场、公园率先设置了灭烟柱等装置,方便吸烟市民的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
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容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扎实推进常态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程,为进一步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培养市民文明习惯,给广大市民营造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从6月起,二道区积极组织各单位开展“烟头不落地,长春更美丽”活动,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的行动
多种宣传方式 营造文明氛围
“为了让烟头不落地的活动顺利推进,我们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文明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营造‘烟头不落地’的社会氛围。”二道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姜殿举介绍说,以丰富的宣传方式,不断扩大文明影响,二道区通过动燃二道app、宣传海报、led屏、微信客户端等载体,积极宣传“烟头不落地,长春更美丽”的文明吸烟行为,其中发放宣传海报共10000万册,设置led屏刊播宣传标语近600处,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转发宣传内容近10000条。加大了宣传力度和覆盖面,有效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同时,为了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二道区还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凝聚文明共识,开展“烟头不落地,长春更美丽”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共50余场,使市民从根本上认识到不文明吸烟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一步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培养市民文明习惯。
开展志愿服务 塑造文明环境
“有的时候,孩子也会是大人的老师,我们积极与各中小学合作,策划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活动,通过孩子们影响他们的家长,从一个个小家入手,塑造文明的社会环境。”二道区宣传部创建科科长赵丽娜介绍,积极培养孩子们的文明习惯,二道区各中小学利用广播站不定期广播、主题班队会以及绘制手抄报等多种活动形式宣传文明城市对市民生活的重要性,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无烟校园、文明校园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提高创建文明城市的市民参与率,二道区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提高辖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各单位共组织近1000名志愿者上街清理烟头,发放倡议书3000余份。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遵守文明公约。各中小学志愿者服务队,以“烟头不落地,长春更美丽”为主题,开展清理烟头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校园及周边烟头清理力度,为文明城市的创建添砖加瓦。
我们的成果
烟头明显少了 城市更美丽了
“劳动公园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打牌、下棋,其中不少‘老烟枪’,他们每次抽完烟,烟头随手就扔了,尤其是一些烟头混入泥土或夹在地砖缝隙,打扫起来很麻烦,以前光清扫烟头就需要好几个小时。”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小小烟头,是环卫工人最头疼的垃圾之一。如今各种灭烟装置安装后,公园里的烟头明显少了,城市更美丽了。
为了使公共设施成为文明向导,发挥指引作用,二道区在劳动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内累计加装10余个灭烟柱,大型商场亚泰新动力门前加装2个灭烟柱,引导市民将烟头投放到集中区域,真正做到了“烟头不落地”,进一步完善了文明城市创建的硬性指标。
“这个灭烟柱安得是真好,我们在外边吸烟也有掐烟的地方了,相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后我也会主动把烟头扔进这些装置里,保持城市的干净整洁。”市民王先生表示。常态化创城不只是一个口号,要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做起。今后,二道区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吸烟行为,打造文明吸烟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文明新风。
( 责任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