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至1930年间,一对传奇式的亲兄弟,在学校内外,在革命队伍中,谱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他们是哥哥刘志贤(陆平)和弟弟刘志诚(刘居英)。
1921年,兄弟二人随父母住在长春的热闹街(这条街后来因为自强学校而改名为自强街),从小学到初中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自强学校完成的。九一八日寇入侵后,中学的校舍被日寇强行霸占,日寇还强制解散了自强学校的中学部。自此,兄弟二人离开了自强学校,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刘志贤,1914年11月15日生。1933年,刘志贤在吉林省第一师范时,就已经秘密加入了共青团,3个月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担任共青团吉林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兼西区书记。同年4月,弟弟刘志诚也参加了共青团。同年5月7日,由于叛徒告密,组织遭到破坏,刘志贤身份暴露。他沉着地安排好工作后逃离了学校,未敢回家,找到弟弟商量着打算到哈尔滨找组织,但是刘志诚说:“听说哈尔滨的组织也被破坏了,你干脆去北平吧。”刘志贤说:“可算离开这个‘满洲国’了。”“可是上北平咱没钱啊!”哥俩一商量,回学校向李绍伊(李国栋)老师借钱。李绍伊老师和卢老师一起凑了30块大洋交给刘志贤。
刘志贤经大连由水路奔赴北平,与组织接上了头,继续战斗在晋察冀抗日战场上。送走哥哥,弟弟刘志诚即遭日寇抓捕,受到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他一边受刑一边喊:“我是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敌人终于奈何不了这个孩子,把他释放了,但要求他一有哥哥的消息“立即报告”。
《陆平与刘居英兄弟传奇》一文中这样写道:“……他俩早在一二九运动中就脱颖而出,一个任北大学生会执委,一个是北大的学生纠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陆平从延安奔赴晋察冀边区,刘居英战斗在齐鲁大地……12年后兄弟重逢,才发现两人都在军委铁道部肩负重任。”
1934年至1937年,刘志贤在北大教育系学习。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组织部部长、晋察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先后任铁道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校长、书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他一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从不贪图个人名利。
刘志诚,1917年3月31日生,1928年至1930年间就读于长春自强学校。他曾经参加过一二九运动,肄业于北大。在革命过程中历任山东省公安总局局长、长春市首任市长,先后任哈尔滨、沈阳、长春和中长铁路局局长、中长铁路管理局局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朝联合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回国后,历任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海军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志贤、刘志诚兄弟俩曾经掌管着中国的两所顶尖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军工。这是革命队伍中的传奇,也是昆仲携手进步的典范。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