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戎装御马图
过净月南山,见数老人围团而坐,听正中老者讲乾隆旧事,凑上前去,竟发现老者所言乾隆帝于此得温泉之事,远较历史记载精彩。 说是当日,乾隆帝不听群臣谏阻,执意亲驾御马入山,却不意惊动山中猛虎。御马感知危险,四下乱窜跌断前蹄,险将乾隆帝丢下马去。所幸福康安及时赶到,化解一场危机。众人刚松口气,却没料想伤马兀自惊走,跌落山涧之中。 乾隆帝出身游牧之族,爱马如命,急命人营救,然而马却似凭空消失般失去踪迹。乾隆帝闷闷不乐地乘辇转返,却惊喜地发现御马好端端地立在门口,身形矫健尤胜从前。 老人卖关子:“你们说从那么高的山上摔下来,马儿为何伤情不增反消呢?” “是当地官员为拍皇帝马屁送来的吧?” 老人不悦地瞪我一眼,继续他的讲述:“传言很久以前,净月南山住着一条神龙,神龙得道飞升,独留龙涎所化一方温泉,能治百病。” 乾隆帝知道温泉的事后且喜且怒,斥当地官员知泉不报。官员们吓坏了:“虽有传言,却无人得见,止以为流言耳。非御马有幸,岂知真假?”乾隆帝乃命官员寻识途之人,然众皆不知,虽帝言厚赏美女金银,亦无人应命。 就在乾隆帝愁闷之时,御马突衔帝衣裳,示坐背上。帝刚上马,御马便拔足狂奔。福康安等大惊,策马狂追,却被御马远远抛在后面。帝于马背之上觉耳边风声呼呼,目不敢张。及马停,入眼处见一仙雾蒸腾之温泉。帝大喜,去衣入泉,觉全身舒爽,念御马有功,赐其黄马褂,并封为“神马”,众人纷言“神马”乃神龙所化。 我“扑哧”笑出声来:“是老马识途吧?” 老者大怒:“你知道什么,马是有龙性的!” 归后,查阅资料,方知于古人心中,马和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柳宗元《龙马图赞》中云:“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而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亦有小白龙化作白马的情节。 传言不知真假,只是查阅资料之时,倒教我发现另一桩趣事,说某匹马极受乾隆帝宠爱,和珅为拍乾隆马屁,还曾为它强娶民女为妻呢。如果传言为真,那匹马,想必就是被封为“神马”的这一匹了。
龙袍还东北 皇帝爱故乡

圆明园中所见的“长春仙馆”
事实上,乾隆帝经长春北上祭祖途中,确有许多趣事发生,就连“长春”二字,也出自他的手笔。史载乾隆帝于夏季数过伊通河畔的驿站,觉其凉爽更胜盛京,且风景宜人,张口吟出“长白千载古喜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诗句,后乃有长春之名。 然而在老者口中,“长春”二字却大有深意,乾隆帝当年曾被雍正帝封为“长春居士”。雍正帝笃信佛教,自封“天下释主”,大收门徒并一一封号,当时的宝亲王——乾隆帝被封为“长春居士”,其于圆明园的居处也被赐名为“长春仙馆”。 至乾隆帝登极,立钟爱的富察氏为皇后,将与己身名号匹配的“长春宫”、“长春仙馆”赐予皇后,情意不言之明。及后殁,乾隆帝悲痛欲绝,下令保留长春宫所有陈设,后生前所用物品一一照旧摆放,以备后还魂与己相见。然而令乾隆帝耿耿于怀的是,富察皇后从未入过他的梦,以至于其常自比唐玄宗,哀叹“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由此可见,“长春”二字于乾隆帝绝不仅仅只是两个字、两行诗那么简单,它还是他与皇后共同的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帝把如此重要的两个字赐予当时平凡无奇的宽城呢? “还是因为皇后呗。”老者得意道。 “乾隆帝泡温泉的时候做了个梦,梦到皇后变成了天上的神仙。” 纪晓岚等人于温泉行宫前,跪求乾隆帝回京,帝久不出,良久忽闻帝惊叫声起,众急进,乃见帝卧于汤池之中,口呼皇后之名。原来帝眠汤泉中,首见爱妻魂魄入梦,言已为神女,劝其以江山为重,起驾回京。纪晓岚奏请道:“臣闻品行端良者,身后必以神封。后贤德温淑,虽已位列仙班,然犹挂记苍生,今不忍陛下荒废朝政,特来警戒。” 帝默久,乃更温泉行宫名为“长春宫”,以为后之神宫,犹恐民不仰敬,乃划“长春”之境,令境内百姓日日供奉,乃有长春。 御笔题奢岭 南山胜江南

使节进贡宝马图
无怪乎老者言之凿凿,据历史记载,乾隆帝确爱奢岭温泉异甚,曾于祭祖途中多次停驻在净月南山上的温泉行宫,然而乾隆帝却并非发现奢岭温泉的第一人。据考证,奢岭温泉在明朝正德年间便初具规模。清•康熙帝经此北上祭祖时,便留有“汤浊可浴”的记载,只是当时小镇名不见经传,以至于乾隆帝抵达之初竟不知山上有爷爷沐浴过的温泉,只是有感于净月南山之山河壮美,龙颜大悦之下亲笔题写“奢岭”二字作为镇名,钦赐其为吉林江西尚礼社三甲,并发出“早知奢岭美,何须下江南”的慨叹。 其实,发出净月南山之美尤胜江南之慨叹者,乾隆帝也不是第一人。早在1115年,女真先人完颜娄室以三天攻破辽国边关重镇——达鲁古城的辉煌战绩,从完颜阿骨打手中赢得宋徽宗御画《御驾南游图》时,就曾指认当夜宴乐之地——净月南山堪比江南。 能得历朝历代女真领袖垂青,足见净月南山之美深入人心。及至乾隆帝发现温泉,更是大喜,不顾祭祖日近,于此强留数日,临去尚命和珅留此修建行宫,以图归期。由此想见,和珅时年所造,便是春城人传言中富察皇后“成仙”后的仙居——“长春宫”了。 及至祭祖归来,乾隆帝于此行宫留驻数日,每日观观山景、泡泡温泉,悠闲之处自远胜勾心斗角的紫禁城。得意之余,乾隆帝不由写诗赞道:“饮马松江畔,奢岭见温泉。大好长春美,不思养心殿。”不愿回京之心昭然示人。而至于最终忍痛回京,是否真为富察皇后托梦劝谏之功,就不得而知了。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