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长岭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长岭

  地方资讯
长岭县高家窝堡村:脱贫村的幸福生
长岭县多彩果实铺沃野 携手共绘致
长岭县应急管理局多措并举全力做好
致敬!我县“抗疫英雄”姜娜受国家
长岭县举办创建省级卫生城食品安全
长岭县妇联组织开展“弘扬法治精神
长岭县:积极开展防控史料收集和编
长岭县兴源中医院“pcr实验室”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节能办举办能耗统计工作座谈会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吉林长岭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长岭县国土局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
长岭扎实推进节约集约模范县
县食药监局学习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
县供电实施“三四四五”工程 推进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百姓生活    
吉林省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来啦!该咋处理?快来看看
时间:2019-1-7  来源:长岭县人民政府  
  吉林省生活垃圾分类将于2025年基本建成
  
  近日,吉林省制定《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地级城市基本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以街道为单位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并与相关处理设施做好衔接。长春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全省地级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分类区域的主体范围包括党政军机关,学校、医疗机构、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机场、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商铺、商用写字楼等。
  
  长春市、长春新区实行强制分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地级城市及其他国家级开发区从党政军机关、学校、医院率先做起,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扩大到其他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县城),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办法,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分类模式,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一般不少于三类,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类别之一。
  
  有害垃圾有哪些?
  
  方案中称,有害垃圾的主要品种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要设立专门场所或容器,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收集、暂存,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害垃圾标志。对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的品种,应按要求设置临时贮存场所。根据有害垃圾的品种和产生数量,合理确定或约定收运频率。危险废物运输、处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鼓励骨干环保企业全过程统筹实施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尚无终端处置设施的城市,应尽快建设完善。
  
  易腐垃圾主要品种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
  
  设置专门容器单独投放,除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可设置敞开式容器外,其他场所原则上应采用密闭容器存放。餐厨垃圾可由专人清理,避免混入废餐具、塑料、饮料瓶罐、废纸等不利于后续处理的杂质,并做到“日产日清”。按规定建立台账制度(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外),记录易腐垃圾的种类、数量、去向等。
  
  可回收物主要品种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根据可回收物的产生数量,设置容器或临时存储空间,实现单独分类、定点投放,必要时可设专人分拣打包。
  
  城市政府可结合实际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居民社区应通过设立宣传栏、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方式,引导居民单独投放有害垃圾。针对家庭源有害垃圾数量少、投放频次低等特点,可在社区设立固定回收点或设置专门容器分类收集、独立储存有害垃圾,由居民自行定时投放,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负责管理,并委托专业单位定时集中收运。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松原节约网   扶余市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