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19-02-22 10:51:00 来源: 字体:大中小 近年来,保健品消费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法经销商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设置消费陷阱等手段,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有些老年消费者为此倾家荡产甚至付出生命。在此,松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认识保健品,谨防家人被套路。 讲座、“专家”、“送礼”......保健套路深,松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带你了解保健品套路,预防保健品虚假宣传和欺诈,套路知多少 套路1 “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 如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套路2 假称公益活动,增加权威度 对老年人号称是由某个知名公司或机构举办的公益活动,免费普及健康知识。打着公益的幌子,实则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3 失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 “使用3天见效,永不复发”“一周时间,根除疾病”等等宣传用语利用老年人担心自身健康的心理以及缺乏辨别能力,诱骗其购买。 套路4 设置客户门槛,拒绝年轻人登门 活动地点在头一天晚上才公布,多选在工作日,而且会向老人发放入场券,年轻人不能进入,只能外面等候。 套路5 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信息 进门前,销售人员会让老年人填写基本信息,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信任感,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您是自己走过来的?”“您老气质真好,以前是老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预估购买力等目的。 套路6 “专家”“医生”依次上场忽悠 请“医生”和“专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讲保健品的成分和效果,引起老年人兴趣。利用老年人迷信权威的心理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推销产品。 套路7 安排“老客户”现身说法 一些同龄“老人”现身说法,他们会说自己是XX保健品的会员,效果确实好,有活动,有优惠,有特权……一番讲述以后,本来半信半疑的老人听到自己的同龄人、老朋友都这么说,便会打消顾虑。 套路8 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销售人员陪老人回家取钱取卡,一路服务到底,直到花钱消费。对于被确定为重点客户的老人,经常采取“亲情回访”,买水果看望,陪老人聊天。 套路9 “免费旅游”实则大卖产品 组织老年人到景点或者公司旗下山庄“免费旅游”,名义上是回馈客户,实际上是企图“洗脑”,渗透保健品的效果。 套路10 “高息存钱”买保健品还有折扣 销售人员会鼓励老年人往销售公司“存钱”,给较高额度利息(比如年息10%甚至更高)。此外,“存钱理财”的老人购买保健品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更大折扣。(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