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今,外地初来到长岭的陌生人,听说长岭农村的屯名叫【号】的较多。都觉得很奇怪,问长问短,谁都说不明白,其实这也不奇怪,它的历史根源,这要的从头说起。 长岭县始建于1908年【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建县前,地属内蒙科尔沁大草原八百里瀚海东南部地带。当时看不见村庄,看不见树林,更没有江河和山脉。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茫茫原野。曾经流传这样一首民歌:“夏季草原野花香,入冬一片野茫茫。草原之上无人迹,獐狍成群狼成帮。”这就是对大草原凄凉的高度概括! 建县前期,在农安县伏龙泉建立临时衙署---长岭县设治委员会,因在漫无边际的长岭大草原上无标志,垦荒建屯极其困难,有一名姓鲍的壮汉,包揽了这片大草原,人们都管这个壮汉叫“荒揽头”他事先带领部分人,骑马周历阅境这块处女地,做到胸有成竹,决心将大草原丈量编号。于是这位“荒揽头”制作了109快三尺高的木头牌子,每块牌子上都用毛笔书写成醒目的号码,捆成数捆,放在马背上托着,并携带铁锹工具及猎枪。那是草原上没有道路可行,“荒揽头”带领一伙人马按方向定位勘察。用马步丈量的方法,每块地号长宽约六华里正方形,每丈量出一号地,就挖土堆成三尺高的土堆,在土堆上树起木牌位置,依次编成地号,由一号编成一百零九号{一号成为元号}“荒揽头”本想继续勘察土地编号,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所以说长岭县境内叫“号”的屯就到一百零九号为止。长岭县始建于1908年【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建县前,地属内蒙科尔沁大草原八百里瀚海东南部地带。当时看不见村庄,看不见树林,更没有江河和山脉。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茫茫原野。曾经流传这样一首民歌:“夏季草原野花香,入冬一片野茫茫。草原之上无人迹,獐狍成群狼成帮。”这就是对大草原凄凉的高度概括! 长岭县建县后,“荒揽头”把其中大部分土地出卖给第一任县长张呈泰,张呈泰又按地号再次卖给山东,河北等地移民来长岭的垦荒者,并以县的名义,给买主颁发了地照。这样”号“就在地照上被官方固定下来了。大批垦荒者纷纷奔赴长岭,在自己所卖的土地上开荒,建房,打井,立屯,屯子就以地号为名。有的地名没立屯,开垦了土地耕种,地号就失掉了! 长岭百年的历史变迁,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随着人口的陆续增长,自然屯也不断的增多,有些新立的自然屯仍然用”号“来命名。尽管自然屯不断的增加,而屯名始终没超过一百零九号。又由于不是所有的地号都建了屯,所以叫”号“的屯不是从一号到一百零九号都有。这就是在长岭县境内叫”号“的自然屯来龙去脉!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