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大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大安
  地方资讯
月亮泡镇开展核酸检测
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疫
安广六中举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秋菜市场货丰价稳
丰收镇举行喜迎国庆文艺汇演
市住建系统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公
市卫健局积极开展核灾救灾工作
人和社区:积极协调老旧小区改造
 
  节约行动
市志愿者联合会:“光盘行动”从娃
市场监管局开展倡导节俭用餐反对浪
在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名吃    
大安人与“大安鱼”
时间:2016-3-10  来源:吉林日报  
  嫩江盛产鲤鱼、鲢鱼、鲇鱼、鲫鱼、鳙鱼等,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大安人捕鱼、烹鱼、品鱼之技、之能、之绝被人津津乐道。大安人常讲,吃鱼能够吃出健康来,能够品出文化来,能够带出产业来。吃出健康。大安人爱吃鱼,无鱼不成席,即便不到鱼馆,每次筵席也少不了鱼。因为大安野生鱼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益于身体健康,让人百吃不厌。难怪大安的百岁老人多,也不足为奇了。品出文化。在筵席上,大安人常会向客人讲述与渔猎文化有关的“春捺钵”、“鱼儿泺”、“头鱼宴”等文化历史,同时,悉心传授野生鲜鱼的各式做法,还会呼朋引伴一同钓鱼、赏鱼,感受亲水的怡然乐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安堪称人文旺地,这里培育出以李杰、丁仁堂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2人,他们的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和还原了厚重的渔文化。带出产业。在大安,大大小小的鱼馆饭店竟达上百家之多,成为餐饮服务业的奇观。更让人欣喜的是,渔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形成了月亮湖、五间房水库、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霍林河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新荒渔场“五大产业园区”,年实现总收入5000余万元。
  
  大安全鱼宴与拌生鱼
  
  大安餐饮店家及民间依托丰富的渔获资源,开发推出了极富地方特点、极蕴民族特色、极具大众口味,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地方传统全鱼宴席。“全鱼宴”系指整桌菜肴,全部以鱼为主要原料,经过烧、烤、烹、煮、煎、炸、炖等方式,烹饪而成的菜肴。整个席面,菜肴少则几道,多则数十道,样样不同,各各有别,花色味道,别具特色。在选料方面,鱼宴全部选自嫩江纯天然野生的鲜鱼。为了确保菜肴质量,实行鲜存活杀,现吃现杀,保证原汁原味。特别是对高档菜肴,选料更严,有“鲤吃一尺,鲫吃八寸”等讲究。在烹饪方面有蒸、炒、炸、糟、焖、溜、爆、扒;形状有丝、段、块、条、片、丁、泥、丸、球、卷、饼等。一般宴席由16—18道菜构成,多时可达40余种。根据客人要求可随意增减。主要名贵鱼菜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鲤鱼三献、家常熬鲫鱼、油浸鳌花、鲤鱼甩子、松鼠鳜鱼、芙蓉荷花鲤鱼、清蒸银边鱼、葡萄鱼、葱爆鲫鱼、金狮鲤鱼、普酥鱼、蕃茄鱼片、鸳鸯鱼卷、荷包鲤鱼、煎焖白鱼、拌生虾、拌生鱼片等。品尝过嫩江全鱼宴的游客无不拍手称赞,真可谓“烟波浩渺嫩江美,品鱼天下第一家”。
  
  凉拌生鱼,可谓大安鱼宴餐桌上的一绝。追其历史,可上溯到辽圣宗“春捺钵”的“头鱼宴”。相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来嫩江一带狩猎,一次贪杯醉酒,御厨想到米醋、生鱼能解酒,便做了一盘剒生鱼,太祖食后不仅清凉爽口,而且酒意尽消,连声夸赞,从此“剒生鱼”就成为女真族的一道名菜,流传至今。拌生鱼一是鱼要鲜,二是要特有鱼种。首推黑鱼,其次是鲤鱼和草鱼。做法是先把鱼皮扒下,然后将肉刺剥离,把剔好的肉再切成薄片,用醋和辣椒油煨好待用。可根据季节选择配菜。可配婆婆丁、苣麻菜、嫩柳芽、黄瓜、大头菜等。最后,将喂好的肉与配餐按一比三的比例搅拌均匀,调好咸淡便可食用了。这道凉拌生鱼鱼肉鲜嫩,鱼皮爽脆,色香味俱全,味道清凉爽口,是一道上佳的佐酒大菜,且具有较高的保健效果。初尝可开胃去火,增进饮食,常吃可通便解毒,延年益寿。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白城节约网   洮南节约网   镇莱节约网   通榆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