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的新能源转型中,小型电动车凭借独特的优势,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小型电动车在销量上呈现出空前的变化,欧拉回归适逢其时。 一方面,长城集团的新能源化与国内几乎所有品牌的技术路线不尽一致,主推以Hi4技术为主的插混化,不做增程,同时主动放缓了纯电动车型的布局和产品节奏。 二是欧拉的品牌定位直了一断弯路,在女性品牌、“最懂女人”等定位上徘徊,慢慢归于小众品牌。回归之后,欧拉如何定位并支撑起长城相对较弱的纯电路线? 长城纯电产品更新变缓,根本原因在于几乎整个中国纯电车型市场,单车净利都不赚钱,魏建军多次表示,这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他表示,纯电车型更适合小型车。 对于欧拉的回归,自年初起,长城汽车一直在做预热。首先在今年的长城汽车股东大会上,长城的高层领导明确表示,欧拉品牌要重点面向主流市场。 “关于欧拉的品牌定位,我们一直在思考。后续的品牌定位还是优雅、时尚、复古的小车,这个调性男生喜欢,就交给男生,女生喜欢就卖给女生。我们不会过多地去强调女性赛道、女性用户。而且我们会坚持做A0级和A级的紧凑型的车。" 可以说欧拉在品牌上进行了重新定位,在产品上刚坚持小车策略。在具体的产品规划上,赵永坡表示,欧拉在今年年底之前至少发布两款或三款产品。 而在2025款欧拉好猫发布之前,吕文斌正式接替赵永坡出任欧拉品牌总经理,与赵永坡一样,吕文斌也是技术出身,自2020年起升任哈弗品牌技术总经理,是长城汽车内部又一位从技术岗转任营销开始直面消费者的总经理。 由于小型轿车价格不高,身形灵巧便于在城市道路穿梭和停车,因此它们在家用车的普及阶段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圆了很多人的私车梦。 进入新能源时代,小型电动车受制于身材娇小的问题,电池尺寸没法做得太大,这让早期的小型电动车在续航里程上只能满足市内通勤,受众群体也就比较受限。 虽然在现阶段,中级电动轿车、中大型电动SUV的热度很高,尤其是他们智驾系统、智能座舱配置都更加完善,的确在市场关注度上明显高于小型电动车。但就在这不知不觉之间,小型电动车却“悄悄地”在自己的细分市场开疆拓土,已经构建了可观的市场基盘。 可以肯定的是,小型电动车这种更适合拥堵城市场景使用的车型,随着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智舱智驾系统的持续下放,正在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 相比欧拉好猫在2020年11月上市时的售价10.39万元起,2025款欧拉好猫以8.38-10.38万元开售,2025款欧拉好猫GT木兰版的售价也只需要9.68-10.68万元,在小车市场打的也是一个性价比。 但要说2024年A0级纯电轿车的最大赢家,非比亚迪海鸥莫属。这款车2024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接近20万辆,11月的销量更是飙升至5.61万辆,连续两个月突破5万大关。 有观点认为,海鸥的成功秘诀在于走了“精品化路线”,该车基于e平台3.0技术打造,拥有12项全系标配,刀片电池、4安全气囊、10.1英寸触控屏等都是当时人气很高的配置。 7月份,国家提高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提高至2万元,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配套补贴政策,这迅速提升了车市的热度。 崔东树分析:“虽然‘置换更新’补贴实施时间短,但增量效果明显高于‘报废更新’的数量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增换购需求的旺盛潜力。增换购人群已取代首购人群,成为新车消费主体。A0级和A00级小车火爆,主要是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很大。” 于是,A0级轿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2021年的19.81%,飙升至2024年9月的63.38%。这意味着纯电小车正悄然改变细分市场的竞争态势。 五菱缤果在经历了年初的下滑后,自2024年8月起月销量也重回2万辆的量级,其410km续航版本配备直流快充,35分钟即可从30%充至80%,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的问题。 而进入2025年之后,A0级纯电轿车1月的批发量就达到了7.9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这表明小型纯电轿车市场不仅在销量上实现增长,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 以最新的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进入夏季以来,小型纯电轿车的整体态势依旧一路走高。5月份,排在月销量第一位的吉利星愿已经突破了3.87万辆,第二名比亚迪海鸥为3.11万辆,第三名五菱缤果为1.55万辆。 这些数据放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相当亮眼的数据。由此可见,小型纯电轿车已经彻底走出了初创阶段,正在迎接都市通勤需求的爆发。 首先,对于部分用户而言,400km左右的续航满足城市通勤是足够了,但如果想要来次长途自驾游还是略显力不从心,里程焦虑会明显加剧。 第二,受成本的限制,小型电动车的智能化配置目前还无法与二三十万的中大型车相比,它们大多只能提供比较基础的功能,主打“够用就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不过,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带来了新机遇。有数据显示,新世代消费者的人口规模约为2.5亿人,消费规模约为5.97万亿元。他们对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要求比较理性,超过400km基本能够满意。 智能化配置的下探也让小型电动车与高端车型的差距在缩小,高速NOA、高通8295P芯片等已初步开始落地,“精品化小车”的风潮正在掀起,技术普惠的流行趋势让10万级车型同样可以实现科技平权。 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小型电动车最根本的优势还是在于小巧灵活,在城市通勤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用户的通勤距离大多不长,就进一步放大了小型电动车的优势、减轻了弱势影响,市场机遇更加明显。 目前,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车企都推出了销量可观的小型电动车,新势力车企也在不断发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车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保持提出了挑战。 未来,小型电动车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和分化,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