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德惠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德惠

  地方资讯
“十三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
市医院综合楼项目土建工程结束
德惠市教育局开展中秋、国庆节期间
市水利部门全力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市场监管局立足抓好三个环节开展网
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
农博会闭幕 参展企业收获满满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10
 
  节约行动
市场监管局向全市餐饮单位、机关食
我国将对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从严叫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2016年德惠市农村危房改造宣传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吉林省德惠市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德惠:吃光玉米 榨尽秸秆
德惠:秸秆探路循环经济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百年祖碑见证闯关东历史
时间:2016-1-22  来源:东亚网  

  在德惠市米沙子镇新华村一社,原永太号屯的村路旁,立着一个用青石做的祖碑。

  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祖碑,不但记录一段王氏家族史,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闯关东”最好的物证。

  田间地头立着百年祖碑

  3月8日,72岁的王守智带着东亚记者来到德惠市米沙子镇新华村一社,新华村一社又称永太号屯,在百年前,这里名叫“来春沟”。是清朝“闯关东”的先民于此地“跑马占荒”之初起的屯名,历经多年演变成为现在的永太号屯。

  在距离永太号屯不足200米的田间地头,东亚记者见到了王氏家族的墓碑。这座墓碑是用青石材料制成的。青石碑座长为0.79米,宽为0.50米,高为0.52米。碑前设有汉白玉石供桌,长0.52米,宽0.46米。墓碑的碑身已经有点破损,碑文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模糊,依稀可见的只有“大清同治八年菊月”几个字。

  王守智是永太号屯的村民,也是王氏家族第十一代传人。王守智说,这座墓碑是王氏家族第四代传人所立,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此碑初立时碑座亦为汉白玉,后更换为青石,墓碑曾遭破坏,2010年秋天,永太号王氏家族经公议,又将此碑重新立起。

  村子以王氏家族产业命名

  “关于祖碑和关于家族的往事,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我们这个村子就是以我们家族的产业而命名的。”王守智说。

  永太号屯王氏家族先人共兄弟三人(永太号王氏一股的先人名王琳),在乾隆年间从祖居的山东省济南府德平县大王庄出发,拖家带口,身背肩挑,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出了山海关。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落脚在宽城子头道沟一带。后来经中介人的联系,在长春东北约80里处的天吉街以北从蒙古人手中买荒垦田,落脚扎根,把此地起名为“来春沟”。

  祖碑成了“闯关东”的物证

  之后王氏兄弟三人各奔前程,自谋生路。王氏兄弟三人在分手时约定了以后寻亲的联系方式,决定要按王氏家谱辈分起名用字,以作为联系证据。他们规定了各代起名中间用字,分别是:文英大成尚、克豪家闯宗、守志彦万世、学德纯立兴。还规定了这二十辈的“字”要循环使用。

  王氏祖碑主要记述了先人王琳闯关东的事迹。碑文共236字,其中221字可以辩识。

  碑文记述了王氏家族在王琳的带领下离开山东迁往关东的过程,并明确记载了王氏家族“迨嘉庆四年赴长春厅治荒”。事实上,长春厅是嘉庆五年(1800年)皇帝发布上谕批准成立的, 碑文所载是立碑时(同治八年,即1869年)人们对这一地区行政归属的习惯性说法。

  王氏家族祖碑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王氏一家人的历史,事实上,它是有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闯关东”这一悲壮史诗的难得物证。



( 责任编辑:朱峥 )
长春节约网   榆树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