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德惠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德惠

  地方资讯
“十三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
市医院综合楼项目土建工程结束
德惠市教育局开展中秋、国庆节期间
市水利部门全力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市场监管局立足抓好三个环节开展网
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
农博会闭幕 参展企业收获满满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10
 
  节约行动
市场监管局向全市餐饮单位、机关食
我国将对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从严叫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2016年德惠市农村危房改造宣传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吉林省德惠市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德惠:吃光玉米 榨尽秸秆
德惠:秸秆探路循环经济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行动    
德惠市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时间:2016-1-22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张丹阳 石巍

  在德惠经济开发区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食品企业——吉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总占地面积26.30公顷,建设总投资19.8亿元,平均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米7528.50元,是规定投资强度的3倍。一期建筑容积率为1.06,二期建筑容积率达到0.99。这是德惠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典范之一。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德惠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落实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牧业向养殖小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4个集中产业布局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的调控,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规划上保证园区建设,促进要素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减少配套设施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同时,坚持实行建设用地预审制度。无论是占地较多的大项目,还是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居民建房,都实行严格的用地预审制度,从源头把住关。

  他们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认真执行《限制供地目录》和《禁止用地目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项目用地,对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外资项目、重点企业技改项目、效益好就业多的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急需的社会公益项目,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供地。防止因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浪费土地资源和遏制假借项目名义圈占土地的现象。对一些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根据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防止出现土地闲置。对申请扩建的用地单位,要求优先使用自有建设用地。在核定供地面积时,将已使用土地与新申请的用地量一并计算,防止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现象的发生。

  “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重点把住工业用地关口,将工业项目向德惠经济开发区和米沙子工业集中区集中。并逐步提高“两区”用地“门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中,坚持刚性控制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达不到每平方米2500元、商业项目达不到每平方米3000元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供地。建设容积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也不予供地。坚持项目建设用地“有保有压”的原则,供地指标优先向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倾斜,向市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倾斜,促进项目用地实现高投入、高容积率、高产出、少用地,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是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已清理闲置土地26宗,面积68.9281公顷。现在正在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进行严肃处理。通过清理闲置土地,不断提高全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引导土地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米沙子工业集中区2008年投资5200万元,占地5.5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0.72。2009年,市政府与吉林天林工贸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成功引进了吉林天林工贸有限公司的汽车零部件、永磁材料生产项目。该公司投资5亿元,使该项目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米9090元。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过去10年,他们共完成17个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总投资5464.31万元,项目规模26876.53公顷,实现新增耕地面积4232.49公顷,确保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 责任编辑:朱峥 )
长春节约网   榆树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