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德惠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德惠

  地方资讯
“十三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
市医院综合楼项目土建工程结束
德惠市教育局开展中秋、国庆节期间
市水利部门全力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市场监管局立足抓好三个环节开展网
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
农博会闭幕 参展企业收获满满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10
 
  节约行动
市场监管局向全市餐饮单位、机关食
我国将对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从严叫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2016年德惠市农村危房改造宣传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吉林省德惠市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德惠:吃光玉米 榨尽秸秆
德惠:秸秆探路循环经济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乡镇特色    
德惠岔路口镇叫响“全国水稻第一镇”
时间:2016-2-15  来源:长春日报  
  叫响“全国水稻第一镇”
  
  采访主题:水稻产业发展
  
  采访时间:2012年5月21日
  
  采访地点:德惠市岔路口镇党委书记办公室
  
  被采访人:李凤国
  
  采访人:李中良
  
  话题一:小稻米走向精细化
  
  李凤国:岔路口镇位于德惠市东北部,东依松花江,西临湘河,南靠大跃进水库,北偎松湘合处,四面有水,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是“全国水稻第一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积累多年的种植传统,为岔路口镇水稻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镇耕地面积1240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0790公顷,年可生产水稻1.2亿公斤。
  
  近年来,岔路口镇坚持特色强镇、产业立镇,全力支持和发展水稻产业。水稻生产越来越精细:在生产方面,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实行“五统一”标准化生产,种植绿色有机稻米,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在加工方面,培育和引进了20余家稻米加工企业,10余家稻草加工企业。如今,岔路口镇生产的大米热销祖国大江南北,就连小小稻草也能出口日本赚外汇了。
  
  话题二:推广“稻田养鸭”立体养殖
  
  李凤国:为进一步加快水稻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水稻产业链条,岔路口镇将积极加强科技培训,力争通过科技典型带动,达到“培养一个人带动一个屯”的效果;借助科技培训活动,全力推广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立体养殖模式。
  
  为了解决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岔路口镇还计划建立一个长效人才培养机制:在当地中学开设水稻种植与加工专业。学生毕业后,既可直接到种植大户、稻米加工厂就业,也可以选择回家创业,届时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创业扶持资金。
  
  话题三:“科学种稻”惠民生
  
  李凤国:今年,岔路口镇将全面推行“五改两早一突破”、“磁南偏西20度角”等科学种稻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为帮助农民节约育苗成本、提高稻苗质量,岔路口镇今年还组织农民加入合作社,并新建了30栋标准化育苗大棚,组织专人进行育苗和管理,一下子就解决80公顷水田的育苗问题。
  
  新闻提示时下,提起德惠市岔路口镇,人们立刻就会想到水稻。小城镇因水稻而扬名,而富裕,而成长。2011年,岔路口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100元。在东北大米热销大江南北、大米品牌林立的背景下,岔路口镇又将如何光大“全国水稻第一镇”的美誉?插秧时节,记者专访了岔路口镇党委书记李凤国。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长春节约网   榆树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