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德惠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德惠

  地方资讯
“十三五”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
市医院综合楼项目土建工程结束
德惠市教育局开展中秋、国庆节期间
市水利部门全力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市场监管局立足抓好三个环节开展网
长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
农博会闭幕 参展企业收获满满
德惠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突破10
 
  节约行动
市场监管局向全市餐饮单位、机关食
我国将对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从严叫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2016年德惠市农村危房改造宣传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吉林省德惠市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德惠:吃光玉米 榨尽秸秆
德惠:秸秆探路循环经济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德惠好人    
敬老爱亲 孝心连着你我他
时间:2016-2-28  来源:长春文明网  

  闫丛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她的质朴,善良和孝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七口之家,她十几年含辛茹苦照顾公公婆婆,无怨无悔,在平凡的生活中,抒写了一曲思想道德建设的和美乐章。
  
  闫丛珍今年49岁,她家现在是七口人,老少四辈儿,可谓四世同堂。她的老婆婆张景兰84岁,老公公刘世旺去年腊月十八去逝了,享年84岁。她的丈夫刘贵阳和她同岁,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了,是开夏利车的,孙子已经两岁了,小儿子19岁,在外面打工,还没成家。

  说起她的故事,必须从她老公公刘世旺的病说起。她公公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在他们家里,他是最有文化的人。他们一家人都特别尊敬他,他说的话就像皇帝的圣旨,金口玉牙,说啥是啥。从她结婚到了老刘家的门儿,28年的时间,她没和自己的公婆红过一次脸儿,没和她的公婆顶过一句嘴。那是1992年的腊月初八,也就是16年前的腊月初八,她公公一下子就病倒了,手脚不能动弹,嘴说不出来话,儿女们把他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是得了脑血栓,她婆婆一听说是得了这个病,一股急火,两个眼睛什么也看不着了。就这样,他们一方面要护理老爷子住院,另一方面还要照顾老太太。老爷子住了两个多月院以后,病情好转,就决定出院,出院怎么办呢,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了,她家老爷子5个儿子,3个闺女,上谁家去呀,闺女家不能去,农村老人没有上闺女家的习惯,儿子家呢,她丈夫他们哥5个,那哥4个都在城里工作,又都住楼房,上下楼根本不行,就在这个时候,闫丛珍就挺身而出了,她丈夫看她的脸儿,她说:你就别看了,老爷子老太太就接到咱们家吧,谁都有老那天,谁都有双重父母,咱俩都这么些年夫妻了,你的爹妈就是我的爹妈,你的难处也是我的难处,老爷子就我伺候吧!就这样,1993年3月份的一天,她和丈夫把两位老人接到了她们家,从此,她就担负起伺候老人的家庭重任。
  
  从1993年到2007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5000多个匆匆忙忙,5000多个无怨无悔!冬天,她家吃两顿饭,老爷子得吃三顿饭,夏天,她家吃3顿饭,老爷子得吃四顿饭,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吃饭的次数不变,吃饭的时间不变,每天早晨起来,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老爷子屋烧炉子,第二件事是到附近的豆腐房给老爷子接一壶豆浆,第三件事是要给老爷子烧一壶开水,第四件事是给老爷子做饭,第五件事是给老爷子吃药,第六件事是给老爷子接屎接尿,第七件事是给老爷子收拾个人卫生,第八件事是扶着老爷子到外面走动,第九件事是有时间的时候给老爷子讲几个开心的故事。这开门9件事,她一做就做了15年,15年如一日,15年一贯制,做饭调着样做,说话带着笑脸说,收拾卫生轻拿轻放,招待亲属实在、周到、热情。为了让老爷子在院子里走动方便,她和丈夫把院子用红砖铺的平平的,并在老爷子走动的路线上放了三把椅子,房屋门口放一把,甬路中间放一把,大门口放一把,这样便于他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老爷子愿意吃饺子,但他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必须是韭菜馅儿,在馅儿里还不行看见韭菜,没办法我就用韭菜白儿给他当馅儿,这样就实现了老人特殊的愿望和要求,老人开心了,做儿媳妇的也就跟着开心了。
  
  有病的人心都娇,她公公是个刚强人,当过老师,又在德惠街里开过小店,是一个又有文化,又懂经济的人,现在一下子卧床不起了,他心里哪能受的了啊,一开始是心烦,到后来就有点心理变态了,看谁都不好,看啥都不对,说啥都不信。一天总是发脾气,总是在骂人,不论青红皂白,不论谁理谁非,孩子也不对,大人也不对,对他好也不说好,对他不好又不可能,所以他们一家人他就是皇上他二大爷,谁也不敢惹。他要骂谁就骂谁,骂就骂个够,他要打谁就打谁,打也要打个够,他什么时候骂乐了,打乐了,他们才敢走开。
  
  在老人的病床前,闫丛珍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护士,在七口之家的生活中,她还是一个主要劳动力。他们家一共种了5垧地,有水田有旱田,水田要插秧打药浇水,旱田要间苗除草施肥,还养了10多头育肥猪,多的时候大小有40多头。她丈夫的腿还不好,做了两次大手术,吃力的农活他一点也干不了,孩子又忙着在外面挣钱,平时还好一些,一到了春种秋收的大忙季节,她又要把老人伺候高兴,又要到田里忙着干活,家里外头两头忙,两头都要出力,两头都要章程,两头都要时间和精力,最后怎么样?她累的不行了,落下了胃疼的毛病,一直到现在还没好。她的脾气也不好,也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为了一个孝字,她把泪水换成了笑容,委屈换成了快乐,把爱心换成了孝心!
  
  好心惊动天和地。她的大儿媳妇黎新今年24岁了,她看见婆婆实在是太苦太累了,主动提出要为她承担一点孝敬老人的义务,她那么干净利索的一个人,又给老爷公公洗头,又给剪指甲,又给洗被褥,她对婆婆说:妈,我多干一次,你就少干一次,你对我爷爷这么好,我也应该为你做一点事了。
  
  15年前,她才34岁,一个30多岁的女人正是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可她这15年,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她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没有自己可以放松的场所,但是她并不觉得委屈,她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她的孝行在家庭中树立了最好的形象,孩子疼爱她,丈夫体贴她,在屯子里,有人羡慕她,有人赞美她。
  
  闫丛珍老公公去逝以后,还要继续照顾好婆婆,但时间上比以前宽松多了,现在每天安顿好老太太,已经能抽出空儿去扭大秧歌了。她说:要通过扭大秧歌,扭出一个健康的身体,扭出一个开朗的心情,扭出一个甜美的生活。
  
  和谐社会孝为先,孝心连着你我他,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子孝家兴旺,家和万事兴,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用她平时的行动,践证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孝是老祖宗留下的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长春节约网   榆树市节约网   农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