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东丰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东丰
  地方资讯
东丰县东丰镇卫生院开展体检进村屯
沙河镇市场监管所开展校园食品安全
那丹伯镇全面落实2021年疫情防
小四平镇开展应急演练 提升疫情防
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脱贫致富
人口普查摸底数 走访入户核数据
东丰县四平村入选“2020年中国
县老体协举办迎中秋庆国庆联演大会
 
  节约行动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二龙山水管站宣传全民节约用水
我县开展“世界水日”宣传活动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开展“勤俭节约”活动总结
县旧城改造节约土地50万平米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省内法规    
《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
时间:2019-1-21  来源:人民网  

  15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为《规划》)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于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钟东回答记者提问。

  15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闻发布会。

  据悉,该《规划》除前言外,分总论、空间布局、重点任务、支撑保障四个板块,共12章、45节,1个指标专栏和8个行动专栏。

  第一板块为总论。重点阐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科学研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吉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型、产业兴旺型、美丽宜居型、文化兴盛型、“三治”结合型、共建共富型乡村蓬勃兴起;

  到2050年,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第二板块为空间布局。贯彻把握吉林省中东西“三大板块”战略、“一主六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部署,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合理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等方面作出安排。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国土空间、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等方面的布局要求。

  第三板块为重点任务。“产业兴旺”方面,提出巩固提升现代粮食生产水平、做优做强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任务;优化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创新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任务;提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创业就业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等任务。“生态宜居”方面,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保护修复乡村生态等任务。“乡风文明”方面,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基因、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等任务。“治理有效”方面,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夯实基层政权等任务。“生活富裕”方面,提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创新农民持续增收路径、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任务。

  第四版块为支撑保障。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人才支撑、加强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投入力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任务。从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实施的推进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的法制保障、强化梯次推进和典型引领、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抓实跟踪评估考核等方面对保障规划实施作出具体要求。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于强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于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规划》客观顺应并准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吉林、谋划吉林、服务吉林。在未来,吉林省将细化实化规划落地实施举措,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吉林省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



( 责任编辑:马妍 )
辽源市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