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年以来,东丰县牢牢抓住农村实用人才这一资源,以人才培训和基地建设为抓手,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创新载体,有力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效能发挥。 一是多元投入,完善人才开发保障机制。探索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模式。设立每年55万元的人才开发资金,建立银行信贷、群众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机制,扶持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完善以业绩、品德、能力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人才等级评定。同时通过物质上奖励、政策上扶持、政治上培养等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人才环境。目前设立县级创业帮扶资金72万元,有1100多名农民获得了技术职称,有百余名“草根”专家受到表彰奖励,有295名党员致富能手被培养成村干部。 二是整合资源,多层次开展技能培训。立足县情实际,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农民点菜,政府埋单”的思路,实施按需培训模式。变传授单一技术、技能为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培训。同时在充分整合本土培训资源开展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培训质量。围绕梅花鹿、农民画两个特色产业,先后举办了2期产业人才专题培训班,参培人员达200人次。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县内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区14个,域外培训基地2个。先后组织82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赴山东寿光、青岛等地考察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三是政策扶持,促进人才快速成长。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农民专业协会,从事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协调指导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让更多的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去年共扶持创业示范户8个,协调帮扶资金77万元,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四是创建载体,助力人才效能发挥。突出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等品牌特色,搭建载体,树立典型。通过电视台、电台,以新闻或专题短片等形式,开展“田秀才讲座”、“农民讲经营”、“民间艺术节”等专栏,先后邀请养鹿能手、农民画家、果树大王、香瓜状元等83个先进典型“实地授课”。分类建立200人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让种养专家、农民企业家、民间艺人和经纪人等农村“名星”登记入库,为发展特色产业培养和储备资源。定期组织“人才服务团”深入实地宣讲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增强他们创业带富的本领。(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