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秋日的东辽,花红果硕。我县万亩黑果花楸示范项目基地,迎来了首个秋季,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初见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水源地保护、环境整治等相关工作,筑巢引凤,与市生态投资集团合作,在白泉镇聚龙潭水源地上游9个村建设黑果花楸基地。 据了解,黑果花楸示范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13285.25万元,种植11225亩黑果花楸苗木,实现年产15434吨黑果花楸鲜品的产出能力,每吨价值4000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经济产值6000余万元,对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民破解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的困境,创出一条高效益的“金”路。 黑果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它的果实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对人体有保健作用。黑果花楸对气候及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应用于荒山绿化、水土保持,在生态恢复、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黑果花楸项目还解决了白泉镇390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其中包括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更好地使贫困户增加收益,政府与贫困户达成协议,流转土地302亩,使贫困家庭受益人数达到76人,平均年人均增收4500余元。 据了解,我县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百万亩造林工程,万亩黑果花楸林下经济经营性项目就是百万亩造林工程五个经济林培育版块中的示范工程。公司将在完成3万亩的种植规模后,投资建设冷藏链用来储运冷鲜果,建设榨汁喷粉厂为保健品厂商提供原材料,引入相关技术提取黑果花楸有效成分,这些企业会为后续建设葡萄酒厂、果冻厂等深加工企业打好基础,进而建成从黑果花楸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基地。 黑果花楸基地项目利用退耕还林,引进林药立体种植的大健康产业化项目,将东辽河两岸和城市水源地周边传统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地改造区域作为林药生态涵养林的示范区,解决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施用农药化肥等对河流、水库的污染问题,还可以彻底解决玉米秸秆焚烧的环保难题,对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源地水质提高和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建设性作用。项目建设中,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确保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提升了人民生存环境,真正实现了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从而保护了“绿水青山”,建成了“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