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辽县公安局安石派出所辖区有个“海波警务室”,就在民警李海波的家里,这里除了不能办身份证外,其他都可以办。 李海波是东辽县公安局安石派出所的民警,但他的办公地点却不在派出所里,而是在依云村自己家里。今年3月,李海波将一块写着“海波警务室”的牌子挂到自己家,在家随时可以办公。 8月9日,东亚记者走进“海波警务室”,发现来办事的村民还真不少。 47岁的李海波原是椅山乡的驻村民警,撤乡并镇之后,他主要负责依云村等5个村子。“我从1988年开始参加工作,1990年从警。”李海波说,从警22年,村民们都很信任他,谁家有事都找他。 “他这人特好特实在,帮我们铺路,还帮助了不少老人。”村民张素琴大娘说:“他看见村里的主干路坑洼不平,自掏腰包,拉来沙子铺路,花了2000多块钱。”提起这事,李海波赶紧说:“这也不光我一个人,铺路的时候,来了很多邻居帮忙。” “他现在在依云村是名人,在邻近几个村子里威望也特别高,有些事情我处理不了,他一去就解决了。”安石派出所张佳弘所长表示,他都有点“嫉妒”李海波了。 卧室变警务室随时可以办公 2012年3月中旬,安石派出所在征求局领导同意后,决定警力下沉,让民警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办公。 “我们选择在李海波家开展‘居家型警务室’活动,把他的家改成‘海波警务室’。”张所长说,当时选择李海波的原因一方面考虑到他从警时间长,觉悟高,另一方面也非常认可他的能力,“但也比较担心,怕他爱人不同意。就动员他回家做他爱人的工作。” 李海波的妻子唐静说:“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后来他就跟我讲道理,我拗不过他。”最后,唐静同意了。 “我家房子一共84平方米,左右两边是卧室,中间这个是客厅。我把右边的卧室改成了警务室,自己的生活区在左边的卧室里。”李海波说,警务室建成之后,他就不用每天去离家10里远的安石派出所上班了。 “我在家就能办公,村民随时都可以来。”李海波说,“海波警务室”落成之后,李海波还特意在院子里建了凉亭,铺了新砖,24小时都能办公了。 妻子成调解员当他的助手 “海波警务室”落成之后,安石派出所考虑到唐静下岗,就帮她申请了公益岗。唐静就成了一名调解员,给李海波当起了助手。 对于这个新人调解员,李海波没事就给她讲自己调解的成功案例。2012年6月,依云村的两个村民因为土地纠纷吵起来了,唐静记得特别清楚,因为这是她第一次调解纠纷。“他们都特别激动,到警务室了还骂骂咧咧的。”唐静按李海波先前讲过的“六尺巷”的故事,讲给两位村民听。“我感觉他们听完脾气小了,海波回来后又帮我调解了一番,事就解决了。” 现在,警务室的设备也越来越齐全了。“这里除了不能办身份证,其他都可以,而且派出所还给我配了台车。”李海波隔几天就和妻子开车去其他村子走访,夫妻俩跟村民们打成了一片。( 责任编辑:张先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