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东辽河,因历史朝代更迭,几易其名。汉代称苏河,三国至隋称杨柳河,明称艾河,清称赫尔苏河,民国后才称东辽河。东辽县,正是因其位于东辽河畔而得名。辽河源镇,顾名思义,此地就是东辽河的发源地。 福安村小葱顶子山上,有一泉眼,名叫吾龙泉,泉水四季清澈,入口甘甜。相传康熙皇帝东巡打猎曾喝过这个泉眼的水,顿时只觉甘甜凉爽,暑气全消,说道:“真乃吾之龙泉也”,吾龙泉就由此得名。而这个泉眼,正是东辽河的起源,此地也被人称为辽河掌。 年近八旬的福安村村民姜长春老人,14岁跟着家人逃荒到了辽河掌。据他回忆,刚到辽河掌时,这里是沼泽无边,芦苇丛生,林木茂盛。原来是清朝皇家围猎场,有清兵把守,民国期间,守兵没了,逃荒难民见这里土地肥沃,便逐渐落脚安家。姜长春来到这里时,只有五六户人家。 择水而居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轨迹,逐渐地,辽河掌处外乡人越来越多。“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沙锅里”,这句话用来形容辽河掌处风土地貌是再合适不过了。姜长春说:“我们外地的难民就是靠了这个泉眼的水才生活了下来,一代又一代。”( 责任编辑:张先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