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辽县行政审批项目再进驻政务大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府办发〔2015〕4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驻县各中省直有关单位: 《东辽县行政审批项目再进驻政务大厅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东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19日
东辽县行政审批项目再进驻政务大厅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向纵深发展,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市县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吉政办明〔2014〕96号)和《东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清理县政府部门行政职权建立权力清单工作的通知》(东府办发〔2014〕74号)文件要求,依据《东辽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开县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决定》(东府发〔2015〕8号)文件内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应进必进,应进全进”的要求,以县权力清单目录和原进驻政务大厅办理的审批项目为基础,再次推动全县行政许可项目和适合统一管理的审批类项目进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简化审批程序,创新审批方式,固化审批流程,完善一次性告知单并实行网上公开。 二、主要任务 (一)重新确定进厅项目。按照东辽县权力清单目录,在原进厅项目基础上,合理界定部门内部之间的事权分工,理顺职责关系,将行政许可项目和适合统一管理的审批类项目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原进厅项目有变化的和东辽县权力清单确定的行政许可项目以及适合统一管理的审批类项目不进厅办理等情况要附情况说明,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 (二)固化审批流程。对照相关法律法规,从进厅项目受理—审核—批准—送达等各阶段逐个环节进行梳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制作进厅审批项目信息表,绘制审批流程图。 (三)报送项目清单、信息表、流程图。按照权力清单一单一图一表形式,将固化后的进厅项目清单、信息表和流程图电子版、纸质版(盖章、签字)报至政务服务中心监督指导科。 (四)完善《一次性告知单》。按照固化的审批流程,重新制作修改完善《一次性告知单》,保证告知内容详实有效。电子版报至政务服务中心监督指导科,纸质版于7月中旬完成修改。 (五)网上公开。将进厅项目一单一图一表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网全面公开。 (六)制作《东辽县政务大厅行政审批项目服务指南》。以各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依据,按照统一标准编码,收录每个进厅项目的名称、法律依据、项目类别、实施主体、项目信息表、审批流程图、收费标准、数量限制、举报电话等内容,制作《东辽县政务大厅行政审批项目服务指南》。 三、时间步骤 第一阶段:自查实施阶段(6月15日—6月21日)。 一是制定审批再进厅实施方案。各部门要按照要求,成立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 二是划转职责,充分授权。把部门审批职责划转到审批办,明确受理人、审核人、决定人及相关职责,任命“首席代表”并发文充分授权,制定审批相关保障、服务、监管措施。 三是全面清理审批流程。按照每个项目实际运行的先后顺序、节点,规定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标准、时限、责任。 第二阶段:制作填报阶段(6月22日—6月29日)。 各部门要把每个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按照要求填报进厅审批项目清单、审批项目信息表和流程图。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送交政务服务中心监督指导科。纸质文档须经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加盖公章。电子文档模板与编办提供的文档一致,可在邮箱中下载。邮箱地址:dlspdts@163.com密码:123abc。 第三阶段:固化公示阶段(6月30日—7月5日)。 把进厅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程序,固化到“吉林省通用行政审批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审批评价系统”等计算机程序上,并在县政府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予以公示。 第四阶段:制作《东辽县政务大厅行政审批项目服务指南》阶段。(7月6日——8月23日) 由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制作和印制。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省政府已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服务发展、建立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纳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各部门要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本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再进厅工作的领导。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审批项目和适合统一管理的审批类项目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办理,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的目标。 (二)明确责任,分工推进。县政府各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是行政审批项目再进厅的工作主体,是责任部门。各部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本部门中心工作和绩效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部门主要领导负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负主要指导责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工作实效。 (三)严格程序,保证时间。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方案总体要求开展工作,保证工作时间和质量,按各个时段要求清理项目、再造流程、上报审核、固化公示、组织实施。要制定工作时间表,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及时报送各项资料。以标准规范的形式将工作成果予以公开,全面提升审批实效。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