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东辽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东辽

  地方资讯
东辽县部分种植合作社 开展水稻育
省体育局领导到东辽县调研
东辽县召开疫情防控暨疫苗接种工作
东辽县城乡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东辽县就业局启动“就业援助月”活
东辽县政数局加大“吉祥码”推广使
白泉镇万兴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入户宣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新型农民助力
 
  节约行动
东辽县实验中学开展“拒绝舌尖上的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东辽县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东辽启动节约模范县创建活动
白泉卫生院开展反浪费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农村电商    
我区农村迎来电商“大集市”
时间:2016-3-28  来源:华夏经纬网  
  轻点鼠标,喀什杏干就被数千里之外的内地买家下了订单。
  
  对于喀什市郊区的74岁农民吐迪·马木提而言,“电子商务进农村”对他的生活已带来想象不到的变化。
  
  “我以前一年的收入只有5000多元,现在15000多元,变化太大了。”吐迪老人感慨地说,“我活了70多年了,第一次听说在网上可以卖杏干,更想不到还卖得这么好。”
  
  自治区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仅我区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农村网购额就达7191万元,同比增长45.8%;农产品网销额超过2.3亿元,同比增长48%。
  
  近年来,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也拓展了农民增收新渠道。
  
  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同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1.3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区7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进行补贴,推动我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2015年9月,阿克苏国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赶巴扎网”刚刚上线一个月就迎来了开门红,注册人数达2000余人,商家60余家,网络成交额达40余万元。
  
  今年2月,吉木萨尔县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揭牌,特色农产品如驴奶、熏马肉、肉苁蓉等,挂上了淘宝网,为农牧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发展农村电商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促进了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升级,还使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全疆各地都在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政策土壤。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速,新疆电子商务进农村也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已建成7个国家级、13个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为了更好地服务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自治区商务厅先后与共青团、邮政、供销等部门单位建立起“1+N”部门合作协调推进机制,与大型电商平台、邮政、电信等机构建立了商务主导,电商、电信、快递提速降费、技术支撑的“1+3”战略合作机制。随后,中国电信新疆分公司对全区涉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县级运行中心、电子商务创业园(孵化园)、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宽带接入费给予在标准价格上直降50%的优惠。中国邮政新疆分公司对于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的县市给予扶持,电商包裹资费降低30%。仅去年,示范县邮政快递包裹发送量超过97.7万件。
  
  在政策支持下,电子商务进农村正大步走进天山南北的乡村和社区。初步探索出特色旅游资源带动型、援疆机制帮扶带动型、红色“淘宝村”示范带动型、电商服务引领带动型、特色资源电商精准扶贫示范型、农牧业资源电商带动型、特色民族文化电商促进型等7个特色县域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和宜明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区将抓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再确定一批自治区级示范县、乡、村。以国家级、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载体,鼓励电子商务、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扩大农村服务,完善乡镇基本生活服务网络。

( 责任编辑:陈晓旭 )
辽源市节约网   东风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