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敦化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敦化

  地方资讯
敦化市政数局:政务公开又添新渠道
敦化市税务局助力企业发展 为企业
敦化市医疗保障局医保惠民政策暨医
敦化市医疗保障局召开医保电子凭证
敦化市税务局开展“学雷锋、树新风
六鼎山管委会组织员工参加2020
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参加“坐着高铁游
敦化公安民主派出所积极开展“百万
 
  节约行动
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敦化市
文苑社区“绿色出行”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敦化市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了解敦化市
时间:2016-1-18  来源:延边新闻网  
  敦化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东南与汪清县、龙井县、安图县相邻,东北、西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抚松县毗邻,西与桦甸县和蛟河县相连。属长白山山脉的北部山区,平均海拔756米。四周群山环绕、秀峰叠起;中间地势平缓,多条状平原和台地。总体呈箕形盆地状。总面积11886.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台地占80.1%,河谷平原占16.4%,沼泽地占2.6%,水面占0.9%,形成八山一草一分田的自然结构。属大陆性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中的温凉和冷凉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封冻期长达五个月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20毫米,平均气温2.6℃,无霜期120天左右。
  
  本地唐初曾建震国,随之改称渤海国,筑有都城,即敖东城,唐天宝十四年(755)国都北迁后,原都称“旧国”。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契丹灭渤海,此后人迹疏少。清乾隆三年(1738)设额穆赫索罗(额穆镇)佐领衙门,管理旗兵民户。光绪六年十二月(1881年1月)始建县治,定名敦化,为吉林府直辖县。1914年划属延吉道,1929年为吉林省直辖县,1946年为吉敦专署辖区,1948年重归省辖,1958年11月10日划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州辖县。1985年2月11日敦化县改市。
  
  全市辖大石头、黄泥河、官地、贤儒、大蒲柴河、秋梨沟、额穆、沙河沿等八个镇,江南、江东、大桥、红石、马号、翰章、太平岭、黑石、青沟子、林胜、大山嘴子、沙河桥等十二个乡,胜利、民主、渤海、丹江等四个街道办事处。市委、市政府坐落于民主街新北西路。1985年末,有111806户,448015人,人口密度为37.6人/平方公里。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壮、苗、彝、藏、维吾尔土家等民族。其中汉族占92.45%,朝鲜族占5.28%。农业人口230876人,占51.53%。
  
  敦化市是吉林省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77.2%。主要树种有红松、沙松、鱼鳞松、落叶松、臭松、柞、桦、杨、椴、榆、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槭树等70余种树木。立木蓄积量8319万立方米,森林年均生长量163.8万立方米,年均出材约110万立方米,系吉林省重要的木材产区之一。在广袤的深山丛林中,栖藏着野生动物160余种,其中东北虎、鹿、豹、熊、水獭、紫貂、猞猁、狐狸、鸳鸯等珍贵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野生植物140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约500种,其中,磨菇、木耳等真菌类,蕨类有百余种。山参、刺五加、木通、细辛、淫羊*等中药植物43种,香料植物10余种。山葡萄、榛子、松籽等工业及油料用植物15种。这些植物分布广,储量大,集中连片,易于采集,年采集量可达285万公斤。其中人参、蕨菜、薇菜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外享有盛誉。
  
  全市有百万亩耕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谷子、小麦等,部分大豆为出口商品。草原覆盖面积400余万亩,可养畜66万羊单位。
  
  以牡丹江、富尔河为干流,江、溪、河、叉百余条湖泊池塘百余处分布境内各地。水能理论蕴藏量32万千瓦,可开发站点43处。现已建成电站9处,总装机容量14830千瓦,年发电量5843万度。
  
  本市泥炭资源丰富,储量达2亿立方米以上,矽土储量约600万吨。另外还有煤、汞矿、铁磷硫混生矿、大理岩矿、锰矿、铜矿等,可供开采。
  
  总之,土地、林业、草场、土特产、水利等五大资源优势,为农、林、牧、副、渔和工业全而发展,振兴敦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
  
  敦化建县百余年来,历尽沧桑。建县初的五十年间,不甘忍饥纷纷逃荒而至的关内流民,虽然他们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但也正是他们开发了敦化的土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1931年9月2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敦化,拼凑了日伪政权,人民经受残酷的殖民统治达14年之久。此间,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敦化的自然资源,千里林海遭到了空前的洗劫。归乡并屯的法西斯政策使贫困农民再度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废弃了大片土地,粮食产量无儿,“经济统制”政策使大部分民族手工业厂、坊倒闭,社会经济急骤萧条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残暴的殖民统治,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敦化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救国军、抗日联军活动于敦化一带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陈翰章将军等千余将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赢得了河山还我”。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随之敦化解放了。
  
  1945年9月,重新组建中共敦化县委,1946年3月,成立了人民政府。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7517.3万元,至1985年已上升为48844.8万元,增加近6.5倍。(其中市属19年2413.3万元,1985年上升为29559.8万元,增加12倍多)。社会总产值1949年只有6278万元,至1985年已上升为69644万元,增加11倍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拨乱反正,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本市经济得到全面持续发展,1980年至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1.5%。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的28988.2万元,增长68.5%。1949年国民收入仅3150万元,人均247元;1980年提高至18499万元,人均426元;1985年上升为34879万元,人均778元。
  
  敦化是粮豆、经济作物综合生产县(市),是吉林省商品粮基地之一。
  
  解放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农业技术长期落后,生产力低下,所以农作物的产量极低,并且品种多为稗子、稷子、荞麦、大麦等杂粮。玉米、大豆的播种面积只有15%左右。1924年粮豆亩产59公斤。至沦陷时期的1941年粮豆亩产只有38公斤,1945年又下降至34.5公斤,粮食总产只有4万吨。解放后,敦化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集体化,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粮豆产量持续增加。1952年粮豆亩产88.5公斤,总产7.2万吨。但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搞“一平二调”、“浮夸风”、“瞎指挥风”、“共产风”,使粮豆产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至1962年又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豆亩产只有63.5公斤。1963年,实行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恢复了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粮豆亩产达到93公斤。
  
  “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粮豆平均亩产保持在110公斤左右。
  
  1981年农村进行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统一经营、定额计酬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整了农业结构,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豆产量大幅度提高。1982年粮豆亩产上升至186公斤;1985年粮豆亩产达220公斤,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由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使粮食单产仍然不高。农业结构不够合理,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被广泛利用。在1985年农业总产值中,牧业、副业、渔业只占18%。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农业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干部只占农业人口的万分之十五左右。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农业的大发展。为此,全市农业在推行各种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大力普及科学技术,逐步调整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农机、水利、电力事业、加速农田基本建设,推动农、牧、副、渔业的协调发展。
  
  林业是本市的一大产业。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敦化、黄泥河、大石头和敦化县(市)等四个林业局,经营林业生产。1965年林业总产值只有7122.6万元,1980年上升为8933.5万元,占全州林业总产值的28.3%,至1985年林业总产值达12853.6万元,占全州林业总产值的31.8%。建国36年来,敦化地区更新造林面积27.5万公顷,绿化植树造林面积12.2万公顷,生产木材3744.4万立方米。并相应地进行了迹地更新造林、人工幼林抚育,荒山荒地、沼泽地改造造林工程。但由于造林保存率只有46%左右,而且长期以来过量采伐,毁林开荒,使过熟林、成熟林逐年减少,造成了林龄和采育比例失调,林地面积下降的恶果。所以要坚持以营林为主,限制采伐,发展木材深加工、精加工,努力争取林业在国计民生和生态平衡中继续发挥巨大作用。
  
  敦化的工业,解放前只有一些手工业作坊,解放后逐渐得到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横向联合,加强经济技术协作,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产值大幅度提高。1979年工业总产值为21963万元,1985年33728万元,增长53.6%。(其中市属1979年为7812万元,1985年达14443万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全市有机械、电子、电力、化工、制药、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塑料、食品、造酒、印刷等行业的企业计187家。此外,驻敦化的中央、省、州的企业有7家(不包括三个林业局)。目前市内工业的一些名优产品如柞蚕丝、松香、木直尺、三角板、空压机、水暖件、圆规、压舌板、木弯尺绘图板、活扳手及人参再造丸、颐和春等部分中成药已畅销国内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扭转工业生产薄弱的局面,相继创办了化肥厂、水泥厂、糖厂等工业企业,但由于技术落后、缺少原材料,生产成本过高,加之管理不善,使这些厂家先后倒闭,造成损失上百万元,这一盲目办工业的教训,足资记取。
  
  1981年以后,乡村办工业蓬勃兴起,至1985年,工厂发展至73家,总产值达298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市属)20%,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产业大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达、富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交通事业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建县初只有两条驿路通往吉林边陲。而今,长图铁路途经本市,境内设有9个站点,鹤(鹤岗)大(大连)公路、图(图们)、乌(乌兰浩特)公路交叉会合于此,与市、乡、村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客货运输繁荣,1985年客运年周转量69523千人公里,货运年周转量76707千吨公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预算内财政收入逐年提高。1949年只有26.7万元,1980年发展到2685.4万元,1985年达3765.8万元,是1949年的140倍。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城镇青年的劳动就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198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1134元,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人均年工资594元,农村人均年收入483元。城市住宅基本实现砖瓦化,而且楼房剧增;农村住宅也向砖瓦化转化。公共建设事业经费逐年增加,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达997万元。市场繁荣,人民购买力逐年提高,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3029万元,比1980年的12365万元增长86.2%。在城乡家庭中,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和其他高档消费品正在急剧增加。
  
  敦化市的教育事业,解放初期小学只有27所,中学只有2所。至1985年,小学发展为413所,在校生54135人。普遍中学增加至46所,在校生229716人。农民专科学校1所,在校生163人。师范学校1所、在校生365人。幼儿园135所。全市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市区及主要城镇普及了初中教育。此外,还设有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职业学校、电视大学和各种职工培训中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科技事业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科研项目遍及各个领域。至1985年获得部级奖五项省级奖或鉴定十三项、州级鉴定二十三项。医疗事业,1985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60个,卫生技术人员2118人,拥有床位1239张,敦化市医院是医疗技术中心,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克山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已经得到了控制。医疗设备较为齐全,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1980年至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11.3‰左右。市设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3个艺术团体,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体育事业发展较快,1985年举办运动会148次,滑雪、速滑、乒乓球、田径等项目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在省、州赛会上均取得了好成绩。
  
  敦化市古迹较多,其中渤海时代六顶山古墓群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敖东城、城山子山城为省级保护单位。金代十道沟古墓群,原始时代大山嘴子遗址为州级保护单位。
  
  敦化人民勤劳朴实,勇于开拓进取,当今正以林业、人参、泥炭、浆果、畜牧等优势资源为重点,以农业为基础组织贸、工、农一体,加速产、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开发,努力发展城乡商品经济,为把敦化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兴城市而奋斗。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