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两国交战,战败一方要割地赔款,之后战胜方撤兵。大唐时期,中国的边境以长城为界,东北是高句丽王朝。大唐借着高句丽国家内乱之际派出了大将薛礼带兵打败了高句丽国。在民间流传着薛礼征东,说的就是这段历史。高句丽国是女真族和朝鲜族在公元前三十七年建立的王朝,人员主要由女真人为主,朝鲜族是统治阶层,统治东北达七百之久。虽然所统治的区域不大,但是历史久远。首都在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高句丽国战败,派出使者和大唐谈判,大唐谈判的代表是大将薛礼,薛礼就是薛仁贵。谈判的地点是今天的山海关。薛礼很讲仁慈,要求不高,就一个条件,借三之地箭,期限一百年返还。高句丽国的特使一听高兴的不得了,三箭之地,一箭的射程最远不超过五百米,三箭最多不超过一千五百米,这么短的距离还借什么,给了算了。所以两国签署条约,高句丽国割三之地箭给大唐。大唐撤兵,两国永久和好。 射箭由两国各派出十名官员监督执行,由高句丽国的官员从大唐的官兵中选出三之箭,大唐出三名弓箭手,第一个弓箭手就是薛礼,薛礼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往高句丽国辽东城射去,高句丽国辽东城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箭一射到空中就不停不下来了,在空中向飞的一样,不停留的飞了好几天,最后扎在辽东城的城墙上。第二之箭从辽东城的城墙上射出,爬上越岭直奔高句丽国的首府,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在空中走了十多天,落到了高句丽国皇宫的城门上。第三之箭从今天的敦化直奔东南的朝鲜半岛飞去,这回可就下不来了,连长白山都当不住,一直飞到了今天的辽宁省丹东,眼看要跨江过海到朝鲜半岛了,朝鲜半岛都要归大唐了,这时应了大难不死总有救这句话。赶上巡天御使太白李金星从此路过,见天上飞着一个东西,不知到是什么,就一巴掌把这个东西打到大海里。真厉害,三箭就射到了东海岸。 咋听起来,箭射这么远的距离是不可能的,只是个神话故事。但是还是有可能的,高句丽国时期东北也是深林茂密,大唐可在相距一箭远的每一颗树上埋伏一个弓箭手,进行箭的接力,这样,箭就可以射出茫茫林海所笼罩的无限距离。但是,丹东的东面是海和江,无法埋伏弓箭手进行传递,箭就掉到海里了,所以只能依靠太白金星的神话来解释。 由此可知,大唐把高句丽给耍了。(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