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于奉献乐在其中
——记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的老主任回登利
回登利在抚松县关工委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0年,20年来他坚守信念、默默奉献、为关心下一代工作鞠躬尽瘁。
责任担当是他干好事业的动力。1996年,回登利从抚松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即被县委聘到县关工委,从1997年开始任主任至今。他带领县关工委一班人把关心下一代事业做的有声有色,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他有着服务大局的政治觉悟,关爱祖国未来的担当精神,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干工作有钻劲、有韧劲、有拼劲。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不怕苦、不怕累、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成果。
无私奉献是他不懈奋斗的品质。回登利说过:人生在世主要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做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老同志,在职是奉献,退休后党组织安排干点事仍然是奉献,老年人做点有益的事情,既是自我的价值体现,也是连接社会继续奉献的通道。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老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糖尿病,他每天都要给其打针,洗衣、做饭、搞卫生也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但他起早贪晚在照顾好老伴,安排好家务的前提下,20年如一日,每天上班早来晚走,率先垂范,双休日、节假日总能看到他在办公室忙碌的身影,有的同志戏称他的人生中日历牌上没有红字。回登利在事业上是勤快人,切切实实做到了想青少年所想,急青少年所急,帮青少年所需。凡涉及全面工作的总体设计、重大举措、品牌建设,都要及时向县委、乡镇党委和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为了培养典型、指导工作,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历亲为,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回登利在人格上是高尚的人,他始终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清正廉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困难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工作是他最大的牵挂,他坚持帮扶了一户有3个弱智青少年的困难家庭,连续3年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救助。他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着一支“五老”骨干队伍,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一线。
勇于创新是他收获成果的追求。回登利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驱动工作,思路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博。
抓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有新举措。近几年抚松县关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各级关工委主任、副主任实行聘任制的意见》等,在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工作模式上有明显的创新发展。目前全县关工委组织已呈现出网络化、系统化,实现了全方位履盖。连续3年实行绩效考评,建立健全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优化了干部队伍。
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创建于松江河镇,立足于对失足劣迹青少年进行矫治、教育、管理的“绿色家园”,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目前“绿色家园”已经形成一整套规范管理办法,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
2015年在回登利的积极努力和协调下,在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松江河镇建立了一处1500平方米的抚松县党建“未来工程”、“绿色家园”青少年教育成长基地。基地采用先进的理念设计,采取声光电现代技术装配,使宣传教育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由于业绩突出,回登利曾多次受到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表彰奖励。 ( 责任编辑:吴海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