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抚松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抚松
  地方资讯
抚松县新屯子镇:召开2021年“
抚松县北岗镇:召开新冠疫苗接种工
抚松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
抚松县新屯子镇:疫情防控“三个一
抚松县中医院 :发挥中医药优势
抚松县抚松镇:打响秋季秸秆禁烧攻
抚松县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
抚松县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节约行动
​*抚松县生态环境局开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理论探讨    
建设智慧气象 织密监测网络
时间:2019-1-30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而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增加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未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群众将获得哪些更贴心给力的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明确了深入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做好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行动纲领。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进行解读。
  
  形势严峻,亟待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
  
  我国已基本建成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面对复杂严峻的气象灾害形势,应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能力建设、协调机制、平衡发展等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刘雅鸣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成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
  
  意见明确,气象部门需要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在体制机制上,推动统筹协调、属地管理、综合减灾、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在能力建设上,强化灾害监测预报、突发灾害预警、灾害风险防范、灾害救援服务保障、灾害统筹管理等;在保障措施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人才保障。
  
  到2020年,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超95%
  
  “根据意见,到2020年,要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升,建成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形成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地图。”刘雅鸣表示,届时,城市、乡村、海洋和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发展均衡,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明显降低,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有效提升。
  
  到2035年,将推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大幅跃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球气象灾害治理的中国贡献力和影响力,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此外,意见进一步提出: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这五大体系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核心,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是两翼,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是制度保障。
  
  预报预警天气带来的影响
  
  智慧气象是近年来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个热词。“当前,气象部门正大力推动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气象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其成果将成为五大体系的重要支撑,广泛惠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刘雅鸣表示。
  
  气象监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今后,这张监测网将越织越密,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智能感知。在智能预报方面,目前气象预报时效已精细到10天之内,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未来,将进一步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预报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点化预报。
  
  “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面向行业、紧贴用户需求迈出的关键一步。”刘雅鸣说,气象部门近年来针对航空、海洋、交通等多领域,建立了影响评估模型和风险矩阵,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将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为减轻灾害风险打出更多提前量。发展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全媒体的智慧气象服务,实现按需自动推送服务。
  
  服务“三农”,乡村气象预警信息将精准到人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都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已基本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预警信息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但对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需提升。
  
  根据意见,农村地区这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短板将逐步补上。“我们将优先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坚持重中之重定位,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保障乡村绿色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刘雅鸣介绍,下一步,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绘制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地图,着力实现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组织责任体系全覆盖、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实现乡村气象预警信息精准到人,努力推动预警传播无盲区、无死角。(解读人: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采访人:记者刘毅赵贝佳)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白山节约网   临江市节约网   靖宇县节约网   长白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浪费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吉林省低碳经济网   青年节约网   儿童节约网   孩子网   节约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