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抚松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课后服务需求,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10月起,抚松县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共涉及全县40所学校,21812名学生。截止目前,已有抚松县第一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抚松县实验小学等14所学校成功开展,切实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人照顾的难题。
政府主导,全力推进。抚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惠民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县政府通过印发《抚松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教育、财政、审计、人社、公安和发改等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校园安全、经费保障等问题,保障全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科学管理,自愿申报。坚持家长自愿申请的原则,严禁学校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各校在充分研究学校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实行“一校一案”,利用校内外资源,并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开展内容丰富、科学有序的课后服务工作。
创新形式,多元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主要包括作业辅导、自主学习、体育、艺术、科普、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拓展训练、娱乐游戏、兴趣小组或社团等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落实责任,保障安全。坚持把安全管理放在做好课后服务的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制定和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到课后服务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合理分担,规范收费。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根据课后服务性质,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采取财政支持、收取服务性费用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服务性收费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相应费用由学生家庭合理负担,坚决禁止任何学校借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此次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有效扼制了社会上各种培训班的教育乱象,极大提升了参乡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 责任编辑:马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