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抚松牢记自身重要的生态功能定位,将保护长白山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历史使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生态功能区管护效果明显。县域内现有4个自然保护区,包括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抚松野山参省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包括吉林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吉林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吉林抚松国家地质公园。将重要生态功能区核心区、生态敏感区域、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管控,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生态监测管控力度,强化考核问责,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二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长期坚持大力保护森林资源,重点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地涵养林等进行保护管理,连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县森林总面积5358.33平方公里(含省属森工企业和境内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其中生态公益林约占总林地面积的56%,木材总蓄积量8500万立方米,是吉林省天然红松母树林基地。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以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侵占林地为重点,实施停耕还林,遏制林地流失,提高生态保障能力。2019年完成植树造林2313亩,森林抚育5000亩,全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污染防治成效显着。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通过推进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整改、完成老旧管网、工业锅炉烟粉尘改造、淘汰黄标车等工作,使城区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整改“清四乱”问题54个,河湖沿岸环境明显改善。连续三年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县2个省级考核断面和2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突出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出台《抚松县清洁土壤行动工作方案》,完成了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核实与单元划定工作,高质量完成全省秸秆禁烧和离田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打造“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半”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打造“净畅绿亮美”的新农村,深入持续开展“洁净抚松工程”,启动抚松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在全省首创“村镇协同治理、企业化保洁经营”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