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绿色发展之路 建生态旅游名城 抚松县推进城市建设 |
时间:2016-2-23 来源:长白山日报 作者:张庆强 |
初冬的上午,阳光明媚。漫步在抚松县城的大街上,宽广平坦的柏油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井然有序的十字街头……让人深深感受到这座松花江畔的边陲小城独有的生机和魅力。 “抚松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变得让人不敢认了。”这是许多在外地工作的抚松人和来抚客商由衷的赞叹:抚松变了,变得干净了、漂亮了。 近年来,抚松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城市框架结构不断扩大,交通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抚松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2015百佳深呼吸小城”和“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高起点规划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纲要,是统筹全局、谋划未来、引导发展的蓝图。”抚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宋世良言辞铿锵。为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近年来,抚松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抚松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抚松新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抚松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抚松旅游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于2014年完成《抚松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的修编,并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评审;完成全县13个乡镇总规的编制工作,完成《长白山鹿鸣谷生态度假区》、《温泉旅游度假区》等43个控规的编制、审批和报批工作;编制完成万豪第一城居住小区、临河御景、松山佳苑、清华园等31个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2011-2014年共完成公建规划审批166项,私建审批32项。 今年,该县又完成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及仙人桥温泉度假区、松江河镇松江河大街松江路地下人防、抚松县兴参镇等3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审批、报批工作;完成抚松新城建设、温泉城规划、棚户区改造、美国未来趋势集团矿泉水项目、农夫山泉、松江河镇市政道路改造的规划报批、规划管理工作。积极推行规划公示、听证、专家评审和认证制度,今年以来共核发选址意见书4件、建设用地许可证23件、工程规划许可证24件。此外,为改善新城区域出口“脏乱差”局面,该县还委托延吉规划院完成抚松镇、松江河镇6个出口改造绿化方案。同时,完成抚松新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和东山公园建设前期初步设计方案。 大手笔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素有“长白山下第一镇”美誉的松江河镇是吉林省扩权试点重点镇,也是抚松新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入夜时分,置身于镇区的街头,五彩缤纷的霓虹灯、银装素裹的云杉、错落有致的高楼将小城装扮得格外美丽。阡陌通途路,霓虹万家欢,大手笔建设中的抚松新城,处处跃动着“智慧城市”的生花妙笔,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油然而生。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近年来,抚松县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松江河区域路网建设高歌猛进。总投资5.97亿元的松江河三纵四横及13条次干路组成的城市空间骨架的路网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完成长白大街、松江路(东西段)、松海路、林源路、横三路、纵二路、纵一路、绿园路、光明路等市政道路建设任务,使镇区道路四通八达。日前,松江河镇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旅游局评为“吉林省旅游名镇”。 抚松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5.3亿元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先后完成抚松大街、北顺城路、东顺城街、百花街等43条主次道路的维修改造工作;实施亮化工程,完成从抚松镇至万达南区沿途安装太阳能路灯661盏,完成参乡路、鹿鸣街、万达北区的松抚大街、松江河镇松江河大街安装代表参乡特色的亮化造型灯320盏,并在抚松镇西江公园安装了夜间投光灯1000盏,完成巷道路灯安装119基杆。 行政中心等地绿色满园。抚松县大力实施绿化项目建设,科学制定行政中心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并于今年完成行政中心广场和松抚大街的绿化建设任务,栽植树木180株,栽植多年生花卉、草坪3000平方米,栽植灌木3000株,回填黑土550立方米;养护草坪、花卉4.07万平方米,绿篱4800平方米,乔木灌木3300株。截至目前,抚松县绿地率由2010年的38.22%增加到38.58%,绿地总面积达到201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建设硕果累累。2011年5月,总投资4906.72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150吨的抚松新城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2012年9月,该项目经省环保厅批准进行试运行,目前已稳定运行,日处理垃圾100至110吨。( 责任编辑:孙立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