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扶余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扶余

  地方资讯
扶余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法
扶余市全力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扶余市召开秸秆禁烧工作紧急部署会
扶余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扶余市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旗舰店揭牌
松原扶余市举行吉林三井子杂粮杂豆
扶余市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
【解放思想再深入 全面振兴新突破
 
  节约行动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扶余:推广节能取暖新方式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行动    
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时间:2019-1-17    
  自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的重要批示以来,在举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并迅速形成社会共识和常态化发展的良好趋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绝非一蹴而就。特别是现实中,浪费的土壤还未得以完全净化,反浪费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为此,《节约网》认为深化巩固这一成果,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一、从“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看设立“减少浪费日”的可操作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的一份的材料上作出的批示中强调: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鼓励节约,整治浪费。探寻具有大众广泛性参与的,便于接受、易于做到的反浪费举措,使反对浪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行动的蜕变。打开小切口,实现大突破,从而走出一条始于减少浪费,到实现遏制浪费;从反对浪费到拒绝浪费的有效途径。
  
  设立“减少浪费日”有利于落实总书记的批示,有利于弥补一些单纯性涉及节约题材活动日的短板,有利于唤起社会男女老幼皆可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人们集思广益,随手可及。从个人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始于小角落减少浪费,成于全方面反对浪费。便于交流促进,使反浪费即能落地,更可接地气,更有可操作性。
  
  二、从“节约刻不容缓,浪费亟待解决”,看设立“减少浪费日”的必要性。
  
  浪费作为古老而现实的话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直接波及于社会诸领域,与节约的抗争从未止步,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如果把浪费比喻为一种病,浪费已是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传染病。其隐蔽性之强,扩散性之快,冲击力之大,破坏性之烈,反弹性之猛,波及面之广,远远超出于人们的想象。浪费已成为人类社会一大公害和通病顽疾。浪费是病,不治可不行。
  
  浪费观念和浪费行为犹如横亘在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大山。不搬掉它,社会的发展将步履艰难。不抛弃它,社会的进步将无从谈起。我们的目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包括个人、家庭、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形形色色的浪费问题,“例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只有解决了严重的浪费问题,才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设立“减少浪费日”有利于唤起全社会反对浪费的紧迫感,动员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自觉参与,从而形成立体化、广角度、多层面响应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氛围的健康发展。
  
  三、从“浪费无处不在,事事皆可节约”,看设立“减少浪费日”活动的可行性。
  
  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广泛性、交际方式的多样性,物质文化生活的求新性和多种理念的相互撞击,浪费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起来。与此相互应,现代社会形成了新的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并不断变化着的无处不在的浪费。
  
  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铺张”,再到“校园里的攀比”;从生产生活,到仓储流通,再到消费领域;从经营决策到自然资源的开发,再到人财物时间空间环境信息的利用,我们看到,浪费之风浸透期间并侵蚀社会诸多领域。而一些惊人的浪费更是发生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浪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是深受其害自食恶果,或是清除减少浪费,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社会问题。
  
  开展“减少浪费日”活动,有利于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易处启动,到深度挖掘,循序渐进,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求反对浪费治理之道,共享厉行节约之果,反对浪费人人喊打,进而形成将浪费扫地出门,让节约走进千家万户的社会共识,实现“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绿色生态环境。
  
  四、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看设立“减少浪费日”活动的紧迫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以来,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再也不能走靠拼资源求发展的老路,再也不能误入边污染边治理,再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的怪圈。已引起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如何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克服急功近利的错误发展观、政绩观,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对子孙万代负责,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真正实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时不我待,迫在眉睫。更需要我们动用各种方式加速推进。
  
  设立“减少浪费日”,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既可有效促进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形成,又可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态势,为人们提供保护生态环境身体力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借鉴,满足社会各界对生态文化、科普知识的需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逐步形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促进“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植根于民众社会之中。
  
  设立“减少浪费日”,还可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勤俭节约文化,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五、从“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看设立“减少浪费日”活动的重要性
  
  浪费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们对浪费危害性的认识不足,乃至“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的习惯使然。不知是愚昧,知而不行就是魔鬼。探索浪费成因,追踪浪费根源,我们可以看到,浪费既有主观意识所为,也有客观环境所致。既有面子攀比所行,也有迫不得已而做。既有乐此不疲的奢靡挥霍,也有悔恨过后的重操旧路,其中不乏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意识驱动。
  
  设立“减少浪费日”活动,有利于从原动力上实现以知促行的舆论环境。减少知而不行的滋生市场,进而达到知耻而止,知害而避,心有戒尺,敬畏节约,慎独慎微的收效。知与行是驱动反浪费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的真切笃实利于行,行的明察精觉促进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设立“减少浪费日”作为节约文化的创新发展,既是对国内、国际各类节约日活动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对树立全民节约集约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观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们建议,将“减少浪费日”设在每年的1月17日。如果“减少浪费日”发展成为“国际(世界)减少浪费日”,就将这一天所在的一周作为“中国减少浪费活动周”。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松原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