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扶余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扶余

  地方资讯
扶余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法
扶余市全力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扶余市召开秸秆禁烧工作紧急部署会
扶余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扶余市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旗舰店揭牌
松原扶余市举行吉林三井子杂粮杂豆
扶余市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
【解放思想再深入 全面振兴新突破
 
  节约行动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中国有必要设立“减少浪费日”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扶余:推广节能取暖新方式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法规政令    
扶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和加强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监管的通知
时间:2019-1-30  来源:扶余市人民政府  

各乡、镇(场)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集中区(园区),市政府各局、室:
  
  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切断病原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古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8〕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和加强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监管的通告》(吉政明电〔2018〕20号)《松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和加强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监管的通告》(松政明电〔2018〕31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并进一步加强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监管,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监管
  
  (一)生猪养殖企业、场(户)及个人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到餐厨剩余物(泔水)产生单位收集餐厨剩余物(泔水),不得从餐厨剩余物(泔水)收集、运输、处置企业购置餐厨剩余物(泔水),全面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
  
  (二)餐厨剩余物(泔水)产生单位应签订餐厨剩余物管理承诺书,建立泔水管理台账,严禁将餐厨剩余物(泔水)出售或者赠予用于以饲喂生猪为目的的生猪养殖企业,场(户)及个人。
  
  (三)餐厨剩余物(泔水)收集运输企业要建立收集运输台账。将餐厨剩余物(泔水)运输到指定处置场所进行科学处理。严禁将餐厨剩余物(泔水)通过收集运输或处置企业流向生猪养殖企业、场(户)及个人。
  
  (四)加强对餐厨剩余物(泔水)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企业及生猪养殖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
  
  二、动物运输车辆备案监管
  
  (一)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冷鲜上市,运输生猪、牛羊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综色通道”政策。
  
  (二)动物运输车辆应当符合规定,并在承运人所在地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三)动物运输承运人应当遵守相关要求,规范、合法运输。
  
  (四)跨省(区、市)运输动物以及发生疫情省份及其相邻省份内跨县调运动物的车辆,应当配备车辆定位跟踪系统。未配备车辆跟踪系统的车辆不予备案。车辆定位跟踪系统的相关信息记录须保存半年以上。
  
  (五)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动物运输车辆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全市行政区域内产生、收集运输餐厨剩余物(泔水)的单位、个人和生猪养殖企业、场(户),均须遵守本通告,本通知所指动物运输车辆包括运输生猪、牛、羊的车辆。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违反本通知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特此通知。
  
  举报电话:
  
  扶余市畜牧业管理局:0438-5868934
  
  扶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0438-5877765
  
  扶余市城市管理执法大队:0438-5858200
  


  扶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月11日



( 责任编辑:马妍 )
松原节约网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约网   长岭县节约网   乾安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